清明节又到了

标签:
中国中华民族清明节民俗轩辕黄帝农业社会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res/2011-04/05/08/hwbby4b405c007_b.jpg |
清明节又到了。
国与家共祭,哀与乐并存,敬与畏同在,这是清明节民俗活动的最大特点,也是千百年来清明这个节日在中国诗意化留存的重要原因。
首先,它是国家公祭人文先祖轩辕黄帝的日子,也是家人一起祭祀祖先的重要日子。
在清明节,人们为先祖扫墓。扫墓是追思亲人的活动。它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的孝道的具体表现。借此,人们慎终追远,敦亲睦族。
黄帝是传说中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公祭黄帝陵,就是以官方名义组织有严格规模、等级和仪式的大型祭祀活动。追溯历史,对黄帝的公祭,大致起于春秋时期,此后世代相传,绵延不绝。
其次,“清明”二字含有水清物茂、天气明朗的意思,正是春耕播种的大好季节。对古代中国农业社会来说,“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还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res/2011-04/05/08/hwbby4b405c003_b.jpg |
|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清明这个节日体现得尤为明显,南北方都有自己不同的民风民俗,在祭扫、玩乐、饮食上各有特色。但无论仪式上有何区别,清明的精神主旨都是一致的,就是缅怀祖先,亲近自然,应时农耕。
清明节是古代的节日,但现在纪念清明节的人们却生活在现代。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革命性的转变期,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乡村生活转向城市生活。这要求我们在过传统节日时,一方面要继承发扬,另一方面要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