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公车改革问题

标签:
惠州市交通补贴公务人均月收入公车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新闻背景】
数额不菲的公车花费,长的是官员的“脸面”,凉的却是百姓的“心坎”。减少不必要的公务用车,对公务用车进行改革,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因公务活动产生的交通费由公费支出属于理所应当,因此,惠州市的公车改革,发放公务活动交通补贴兼顾了两个方面的要求,本身是有益的尝试,值得肯定。
但是,补贴数额的多少,似乎还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尤其要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交通补贴的数额不能单由政府部门或者公务人员说了算,而应根据当地的财力、人均收入等情况进行综合考量。2010年惠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月收入约1900元,在此背景下,每个月动辄上千元的“补贴”让人产生“变相加薪”的怀疑也就不难理解了。
公务活动的交通补贴是公费支出,相关部门应当把账本“晒”出来,广泛收集民意,让群众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来,听他们的意见,而不是只给一个数字,指望他们“照单全收”。
前一篇:北京南海子
后一篇:辩证看待“勤”与“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