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要“谋而后动”
(2010-12-13 19:03:32)
标签:
新区建国方略三峡工程工业园区谋划杂谈 |
分类: 思想理论 |
谋而后动,要有超前意识、全局观念,善于在大势下谋,在全局中谋。所谓超前,就是理念要超前,思路要超前,规划要超前。特别是对一些百年大计的工程项目,要长远谋划。有些事情从提出到实施,可能要谋上好多年。建设三峡工程早在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中就提出,到上世纪末才实施。许多地方新建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城市新区的谋划,恐怕至少也要超前几十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对子孙后代负责。
谋而后动,还要科学谋划、突出重点,在有限的财力物力下,作出选择。对于建设项目,哪些该上,哪些不该上;哪些先上,哪些后上,都要发扬科学精神,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对发展规划的制定,坚决遵照陈云同志“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方法,进行广泛深入调研论证,多方听取意见建议,反复权衡比较,最终做出决策。凡遇大事和重大决策,还要以旁观者冷静客观的视角,进行观察分析。不能干的或时机不成熟的事情,坚决不干。
在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机遇和挑战,少谋不谋是失职,乱谋瞎谋更是不负责任,必须“谋而后动”,强化决策责任,实现科学决策,唯此,才能把事情办好。
前一篇:荷塘月色(中国画)
后一篇:首都摘掉“堵城”的帽子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