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正确心态对待“国学”

(2010-10-02 18:44:45)
标签:

鲁迅

中国

国学

《资治通鉴》

章太炎全集

杂谈

分类: 知识窗

 



     什么是国学?谁也说不清楚。就拿开口闭口“国学”二字的章太炎来说,他谈语言文字训诂还行,一谈起思想来,差不多都是腐儒之见,让人笑掉大牙。鲁迅曾经引用过一些国学遗老的话:“外国也有叫化子,——(或云)也有草舍,——娼妓,——臭虫”,“外国物质文明虽高,中国精神文明更好”,“外国的东西,中国都已有过;某种科学,即某子所说的云云。”后来,我读《章太炎全集》,发现类似的说法比比可见。那时我怀疑可能因为章太炎毕竟是鲁迅的老师,鲁迅虽很不以为然,终究没好意思指名道姓地讽刺。

  每次翻看《前汉纪》或者《资治通鉴》这样的书,荀悦、司马光那些人描述史事倒也罢了,最可怕的是他们没有自知之明,还喜欢来点评论,而内容不是让人可笑,就是使人作呕,基本观点是:臣子被诛,都是罪有应得。主奴关系是天地之至理,绝不可违背。偶尔有两句指责君主的话,也不过是臣子没辅佐好,君主的责任次要。

  如今,媒体总喜欢炒作一些所谓的“国学天才”、“国学神童”,其实,他们的诗词文赋基本上不通。可他们大多一副天下舍我其谁的姿态,动不动就是“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儒生们蹦跶了两千年,除了成为法家专制的遮羞布,何曾见他们开了什么太平了?而当代这些所谓天才神童之所以动不动就发出这样的豪言,无疑是中了古书的毒,两千年来,这种迂腐无能而又自命不凡的书生文人实在太多了,也实在让人可怜。

  我认为,什么国学不国学的,都是胡说八道。要研究思想,有哲学思想史;研究文辞,有古代文学;研究历史,有历史学;研究语言,有古文字学、汉语史……这些都是仿照西方建立的科学分类,哪需要搞一个什么国学。

  但我估计,有些人提出“国学”这个词,有文以载道的意思,想通过国学发扬他们虚幻的国家观念,还有的干脆就是为了敛财。传统文明的价值在于在思想方面给当代学者提供认识古代的客观材料。至于文学和语言,前者有浓郁的审美价值,后者相当于自然科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未知,是值得研究的。但这和其他各门学科一样,都只需要客观和旁观的心态,一点也不比其他学科更崇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人老腿先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