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拜谒昭君墓

(2010-05-20 08:07:06)
标签:

匈奴

呼韩邪单于

外国朋友

昭君

漠北

杂谈

分类: 旧事窗

 

  甫抵内蒙古,大草原之辽阔,琴声之悠扬,小伙子之豪爽,姑娘之善舞,着实让人着迷。不过,最触动我心扉的却是这里浓厚的“昭君”情结。在这里,我们住在昭君大酒店,抽的是昭君牌香烟,喝的是昭君牌美酒,以昭君为题材的旅游纪念品更是随处可见,连闲逛时一看路牌也是在昭君大街。西汉王朝派出的一位和亲的姑娘,在离开人世间2000多年以后,她终老之地的子孙后代,为何会如此深情地缅怀她、热爱她呢?

  一代绝世佳人病逝在塞外大草原,厚葬于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她的坟墓位于呼市南郊,距离市中心9公里左右,面临九曲黄河,背靠大青山,后人称之为“青冢”。

  王昭君名嫱,字为昭君,公元前52年出生于姊归县宝坪村,即今湖北兴山县昭君村。16岁那年,汉元帝选秀女,将她选入宫中。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描红绣花娴熟的王昭君,自从入宫就没有见过汉元帝,坐了3年冷板凳。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不远万里来到汉朝,对汉称臣,请求和亲。王昭君主动担当重任,带着汉元帝赐予的金银珠宝、粮食布匹、农具种子等。跟随呼韩邪单于,别长安、出上郡、过五原,历时一年多,到达漠北,即今蒙古国乌兰巴托附近。受到了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被封为匈奴的皇后“宁胡阏氏”。在大漠行进途中,还因以一曲琵琶《出塞曲》,引得天边飞过的大雁纷纷落地聆听,博得了历史上四大美女之称中“落雁”的美名。

  站在昭君墓旁,我不由得生出许多感慨。一个和亲的姑娘,当年身在漠北,心系华夏,为国泰民安,甘愿一生孤寂,红颜老去。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给这个曾饱受战乱和苦难的漠北民族和中原大地带来了共同的安详和幸福。据历史资料记载,自昭君出塞后,汉匈两个民族,大约60余年无战事,结果兵器库的武器都生锈腐烂,两个民族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陪同我们一行参观昭君墓的导游小曾,恰巧也是湖北人,与昭君同乡。她自内蒙古大学毕业后,到呼市一家国际旅行社担任导游。她给我们吟诵起历史上赞颂昭君的诗篇:“闺阁堪垂世,明妃冠汉宫。一身归朔汉,万里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诗人把昭君的功劳,直与卫青、霍去病这些常年与匈奴作战的大将军们相比。1963年,董必武老先生参观昭君墓时,也写下了一首诗,表达出对昭君献身于民族友好事业的崇敬之情:“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小曾告诉我们,近几年,来这里旅游的外国朋友很多,他们对昭君出塞的历史很感兴趣,有的外国朋友很认真地说,昭君和亲的范例,可以成为世界上解决民族纠纷的很好借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