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需要一种高贵气质
(2010-04-29 13:58:52)
标签:
气质
中国人
族裔
文化教育程度
文化教养
美国
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
|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像一个大熔炉。作为少数族裔的中国人生活在其中,我时常会冒出这样的想法:人家别的族裔怎么评价中国人呢?直觉上,这十几年间,美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有了相当大的改观。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国力增强了,另一方面也说明移民的素质提高了。这里说的素质主要指文化教育程度。
记得十几年前我刚工作时,曾问过一位美国同事对中国人的看法问题,当时他非常坦率地告诉我:“以前,我对中国人的印象多半来自中国城的中餐馆。我以为在美国的大部分中国人就是那样,开间小餐馆,做点小生意,混个生计而已。这种看法直到我认识了一位来自北京的律师才彻底改变。那位律师去我原来工作的公司做广告,他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有着极好的教养,思维敏锐,也很风趣。后来我又结识了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人,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对中国人的传统印象。”他的一席话,给我震动很大。我意识到,在国外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不仅代表我们自己,还同时影响着我们民族的形象。
一个人活在世上,总是要讲一点精神的。这正是我在这里想说的精神气质。那种以为“只要能赚钱,干什么都行”的想法,实在是不值得提倡。我认为,人是需要注重精神气质的。高贵的精神气质是一种美德,它和高傲是截然不同的。高贵不是盛气凌人,更不是轻视和鄙视别人。高贵精神气质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指纯粹、真诚、强大、负责的高贵人格,而高贵精神气质的外在体现就是人的自尊、自爱、自信和自强。
没有谁天生高贵,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追求那种高贵的精神气质。取法其上,得乎其中;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说追求也并不是抽象和空谈,它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每时每刻,甚至每一件细微的琐事。比如我们上班的着装,比如公司文化中的点点滴滴,甚至包括参与孩子学校的活动,与左邻右舍的家长里短,处处可以体现出我们的大度得体、文化教养与民族特色。
莎士比亚说过:“三年可以造就一个富翁,三代造就不了一个贵族。”我们并不需要去刻意追求做贵族,但是贵族精神确实是应该大力提倡。修炼自己的人格和精神,增进责任感,在服务社会服务人群上有所担当。这一切都需要提升我们自己的气质修养,从而具有与自己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精神气质。其实,修炼精神气质的更深远的意义是为了我们的后代,为了重塑我们民族的形象。当我们处处表现出高贵的品质,又何必在乎别人怎么看我们呢?(舒怡然)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