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也叫口腔异味,是一种较常见的现象,造成口臭的原因多种多样。口腔不洁、牙面堆积软垢、牙间隙的食物嵌塞、龋洞内的食物残渣发酵腐败,均可引起口臭。若只是由于口腔的自洁作用下降,细菌代谢旺盛产生的短暂现象,可通过睡前、晨起后彻底刷牙来清除。如果异味长期存在,刷牙后也无明显改善,应当进行检查,明确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治疗。造成口臭的原因有以下六种:
一、口腔疾病。临床最多见的为牙周炎。由于牙龈红肿出血,化脓坏死,细菌代谢产生的吲哚、硫氢基及胺类等物质均可引起口臭,尤以晨起更为明显。口腔内坏死性炎症类疾病(如坏死性龈口炎、嗜伊红细胞肉芽肿、恶性肉芽肿、口腔癌、走马疳即坏疽性口炎等)。此外,白血病人的口腔黏膜和牙龈坏死,拔牙后创口感染(又名干槽症)等,都有极为显著的腐败性口臭。
如果经过口腔局部治疗后,口臭仍不消失,应考虑是否因其他部位疾病引起。此情况多伴有原发疾病症状和体征,比较容易诊断。
二、鼻咽部疾病:化脓性上颌窦炎、萎缩性鼻炎、小儿鼻孔内异物、化脓性扁桃体炎、慢性咽炎等疾病,鼻腔及口腔中均可产生异味。
三、消化道疾病: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病,均可产生口臭。暴饮暴食也可产生口臭,尤以食肉多者为重。部分节食减肥者,因节食而动用了体内储备的脂肪,口腔可产生丙酮气味。进食刺激性食物,如大蒜、葱、咖啡及抽烟饮酒等,其异味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后,可通过肺泡呼出,口中也可散发这些特殊异味。这种气味所致口臭为暂时性。
四、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扩张、肺部炎性感染、肺气肿、肺脓肿等,都可产生口腔异味。
五、代谢障碍疾病:糖尿病患者中,口腔中可有酮气味和烂苹果味产生。
六、金属中毒:铅中毒、汞中毒及其他有机物中毒,可有口内金属味异味产生。铋中毒可导致坏死性龈炎而产生口臭。磷中毒可因牙龈炎、牙周炎、颌骨坏死及并发感染,也可产生口臭。
口臭及口腔异味是可以治疗的。治疗口臭应首先找到确切的病因,给予对症处理。因口腔疾病产生口臭,在经过彻底的口腔病治疗后,大多数患者是可以明显转轻或痊愈的。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口臭,在进行系统的、有效的治疗后,当全身疾病好转或治愈后,口臭或口腔异味是可以减轻或完全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