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有悲欢头易白 山无古今色长青

(2010-03-26 06:51:57)
标签:

养生

长青

悲欢

喜怒

仁者

杂谈

分类: 保健养生

  “人有悲欢头易白,山无古今色长青。”宋·胡舜陟《句》。《全宋诗》册27,页17857。

  上联谓人有过悲狂喜的情志活动就容易衰老。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是人对外界事物的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但若七情太过,超过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会成为致病的因素,促进衰老。《素问·举痛论》指出:“悲则气消”“悲伤肺”。同样,在一般情况下,“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即心气舒缓和达。若狂喜极乐则会使心气弛缓,精神涣散,而产生喜笑不休、心悸、失眠,甚至精神失常等症状。故“喜伤心”。并指出:“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就是说,人有悲欢不仅头易白,如果悲喜不节,还可能危及生命。如何掌握其中的度呢?圣哲先贤的教言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记·中庸》)。《黄帝内经》则提出了“和喜怒”的原则(灵枢·本神)。有医林状元之誉的明代御医龚廷贤在《延年良箴》中则写得更通俗:“悲哀喜乐,勿令过情,可以延年。”这样“守中和”,“和喜怒”,“勿过情”,庶几会使头缓白或少白。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山无古今。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松柏青青,不受令于霜雪”(唐·张说《赠户部尚书河东公杨君神道碑》)。故“山色不随春老”(宋·王之道《桃园忆故人》)。正因为“山无古今色长青”,所以,爱山、颂山、与山和谐相处成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永恒主题。孔子早就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宋·李清照咏诵:“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怨王孙》·词)从中我们可以体悟到环境养生的理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