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虎年说虎

(2010-02-23 23:36:55)
标签:

《水浒》

重作冯妇

猛虎行

杂谈

分类: 老年天地

农历庚寅年为虎年。“寅”在地支中排行第三,十二时辰中的寅时,是凌晨三至五时。 

曾经威震天下的老虎,随着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劣,数量越来越少,成了全力保护的重点对象。我国的东北虎、华南虎,在世界上早享有盛名,但如今种群锐减,全社会正在采取种种措施,维系它的生存和繁衍。记得几年前,支案画虎,电视上正播放关于虎骨酒的广告,便在画上题了一首小诗:“君曾林莽起狂飙,山似铁屏水似刀。虎骨珍奇皆浸酒,神州岂不蓄一苗?!” 

虎是猫科动物,因它体魄健伟,凶猛威严,被尊之为“百兽之王”,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传说中的龙,很多成语中,它们都具有并驾齐驱的地位,如“虎啸龙吟”、“龙行虎步”、“龙腾虎跃”等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虎是威仪与力量的象征,故古代称战斗力强的精锐部队为虎狼之师,称勇猛善战的将领为虎将;议论军机要事的地方,名曰白虎堂,《水浒》中的林冲因误入白虎堂而遭到高太尉的陷害;战国时调动军队的符证,誉之为虎符,有名的故事“窃符救赵”可说是家喻户晓;历代王朝的各级衙门前,往往高悬虎头牌,警示人们“肃静回避”;汉代民间使用的陶质尿壶,多塑成小虎形状,谓之“虎子”…… 

在古代因地广人稀,山林面积大,老虎家族繁荣昌盛,以至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从唐人张籍的《猛虎行》中,便可略见一斑:“南山北山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年年养子在空谷,雌雄上下不相逐。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虎患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于是不得不奋起捕杀,《孟子·尽心下》中有“重作冯妇”的故事,说冯妇曾以猎虎为业,后来改行了,有一次见人围捕猛虎,又忍不住前去助阵。《水浒》中介绍了好几位打虎英雄,第一位要算武松,第二位是李逵,其他的还有解珍、解宝兄弟等。 

虎的存在,常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参照系数:勇敢地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堂堂正正地活着,所谓“虎死不倒威”即是此意。“猛虎不怯敌,烈士无虚言”(唐·李咸用《猛虎行》);“先生眼花臂犹健,闻虎有真心愈雄”(元·刘因《赵生水墨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