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别忌 但需适量

标签:
饮食养生食糖蔗糖糖分杂谈 |
分类: 保健养生 |
|
但营养学家同时认为,从人体的生理需要出发,适量补充糖,对健康是有益的,关键是科学地掌握“适量”这个“度”。营养学界普遍认为,每人每天吃精制糖60克,即全年22公斤左右比较科学。而居住在高原地区的人及运动员等消耗能量大者,食糖量还可适当增加,但也不宜超过太多。至于老年人,则应适当减少吃糖量。 多吃糖是否有害健康这个问题,在食糖消费量甚高的发达国家,也曾有过争论。为此,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调查研究后指出:蔗糖除造成龋齿外,未发现对人体的危害。并明确肯定四点: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和癌症等疾病并非由食蔗糖引起;蔗糖与胆结石症、儿童多动症无关;蔗糖并不特别使人增肥,调查中发现有些肥胖者所吃的糖,并不比体重正常者多;食用蔗糖并不妨碍人体对外来必需营养成分的吸收。 因此,糖被视为一种致命的饮食原料,是一种误解,说它是病患之源,也缺乏根据。 事实还证明,糖分摄取的减少,反而会造成多种危害。首先,因为糖分摄入的减少,摄取的脂肪成分会相应升高,增加了高脂血症、心脏病的发病概率。成年人饮食中,脂肪在总的能量摄取中应占20%~25%。早在1999年的调查中就显示,20岁~30岁的年轻人都超过了这个正常范围;其次是使大脑营养失调。为了维持大脑的正常运转,必须保证大量营养物质的摄取,而其中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它广泛存在于平时摄取的糖分中。我们的饮食如果有意避开糖分,大脑就失去了支持其运转的葡萄糖的来源。 研究还表明,吃糖不是肥胖的原因,只有吃糖多、吃脂肪也多的人才发胖;糖尿病也不是吃糖引起的,而是由于胰岛功能受损造成的,正常人吃糖不会得高血压、糖尿病,已得了糖尿病的人才应该控制吃糖;吃糖与高脂血症也没有直接关系,只有吃超量的蔗糖或果糖,才可能引起血脂升高。中国人目前每人每天吃糖量平均在15克,年食糖量人均不到6千克;而发达国家食糖量人均可达到40~50千克,且已证实对人无害。对绝大多数人来讲,糖不是吃得过多而是少。当人体摄入糖类不足时,就要依赖分解蛋白质、脂肪供给机体能量。但是,蛋白质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氨一类有害物质;脂肪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会产生酮体,这对机体都很不利,所以人们在日常膳食中不能缺少糖。为此,当下不是劝阻人们吃糖,而应提倡适量吃糖。至于糖尿病、高血脂症、脂肪肝、肥胖症等患者,则应忌甜食,不吃糖。健康人为避免肥胖,每日由食糖所提供的能量,以不超过总热量的10%左右为宜。 因此,从宏观上看,我国不存在因食糖过多而引起的疾患问题。为了减肥和控制中老年疾病,不吃糖会得不偿失,尤其是对于脑力活动和防止脑衰老,吃糖是有益无害的。我的结论是:别忌糖,需适量。 |
后一篇:糖尿病肾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