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
(2009-11-03 00:45:21)
标签:
藏书
读书人
字书
真味
人格
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
|
大凡读书人,都有其过程。而读书的过程,即是生命张开的过程,是感观充分触摸和延展的过程,也是滋养生命、时时保持敏锐和鲜活的过程。只有把握或连接好读书的过程,方可称得上进入化境。
读书的第一要素便是眼睛。这里所指的是心灵的眼睛,或者说是读书人具备的灵气和悟性。只有具备了这双眼睛,你才能知道什么书该读,什么书不该读,什么样的书该怎样读;只有拥有了这双眼睛,你才会明白什么叫有字书,什么叫无字书,什么时候书才能越读越薄;也只有睁大了这双眼睛,才能真正领略到什么是读书的香甜和苦辣。用心灵的眼睛读书,反过来,也对读书人进行着甄别、检验和拷问。所以说,文章也好,文字也罢,永远是醒着的。
读书也可以说是品书。万念聚于书中,让思绪在字里行间穿行。品书是一种人生体验的互补。书中的情理韵味其实都是一种心与心之间的共鸣。善品书者能调动自己积存的知识和感受,去领略书中乃至书外的道理。品书,类似于牛的反刍。只有经过反反复复不停地咀嚼,才能回味无穷,才能见其真义。正如宋代诗评家严羽所说:“读骚之久,方识真味。”品书,是读书的另一种境界。读书可以把书从厚读到薄,品书却能把书从薄读到厚;继而引发出自己的感悟,获得更为丰富的营养。
由品书延伸出去便是做人。读书是为了陶冶情操,追求人格的高尚。书中有人,包括自己。读人时,那些一个个曾经认识过、交往过的人都“活”了。透过衣冠楚楚者的面纱,我们能够窥探出他们灵魂深处的“小”;更能在一些朴实无华、活得并不滋润的人们身上,透视出一种可贵的良知和一颗颗鲜红的良心……读人时,我们也在读自己——读自己的灵魂。而读自己时,则扪心自问:你能一生问心无愧吗?读人能丰富自己,提高自己;读己能匡正自己,完善自己。
读书与藏书密不可分。书是知识的载体,藏书是文化人的象征。读书与藏书是一种自觉,也是一种人格所致。百万富翁可以藏书,囊中羞涩者也可以藏书。君不见,衣食简朴者坐拥书城,陋室洋溢着为人钦敬的书香。藏书是一种储蓄,储蓄知识,储蓄食粮,储蓄精神财富。愿读书和藏书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时尚。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