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远近双流

(2009-11-03 00:39:14)
标签:

蚕丛

《华阳国志》

小城

农耕文化

上城

双流

杂谈

分类: 东西南北

               远近双流

 

  双流小城与成都很近很近,从东到西再到南,三面围裹着成都。如果飞到成都,双脚一落地到了成都,也就到了双流。

  当我从绿荫盖地的高尔夫球场,到亚洲一流的国际网球赛事中心;从牧马山蚕丛雕像,到棠湖公园瞿上博物馆;从别墅成群的南湖旅游休闲度假区,到成都首个活水公园,再到天府第一古镇黄龙溪……历史与现代的折叠,经济与文化的共生,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好像怎么都不能称双流为“小城”了。但今天的地域分割使她在界面上只能称成都的毗邻近郊,成都的空港门户,尽管仅用30分钟车程就能到达成都每一角落,可它仍是四川省一个实实在在的历史悠久的县级小城。

  然而,在历史上双流与成都是比肩而立的,是开发最早的古县邑之一,始建于公元前316年,史称广都,与古蜀国的成都、新都并称三都。至隋仁寿二年为避炀帝杨广,取锦江与江安两江在此交汇而改称双流,迄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

  悠远的历史,必然生长出灿烂的文化。“地称天府,原号华阳”是很久以前留下小城光照天下的记载。别看小城人口不足百万,幅员面积1067平方公里,然而绵长的历史文化之根却牵动着中华文明的古老基因。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李白对古蜀国起源的描绘,引得历朝历代专家、学者不懈地探究考证。是谁开启的天府之国?哪里是古蜀农耕文化之源?这个谜团一直环绕着这片天空。凝视三星堆那尊青铜铸像,蚕丛那大大的耳朵,抿着的嘴巴,鼓鼓的突出的眼睛,自信的神情闪烁出几千年前的光焰。《华阳国志》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后有王曰杜宇,教人务农,一号杜主。时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移自郫邑,或治瞿上。”据《明一统志》记载:瞿上城在(双流)县东18里,蚕丛氏所都。刘琳教授在他撰写的《华阳国志》注释中认为:瞿上城在今新津县与双流县交界的牧马山蚕丛祠九倒拐一带。

  九倒拐,意为弯弯曲曲的小道,川府之国多是这样的路。我们顶着雨来到神秘的牧马山下。山,气势如龙逶迤而去,眼睛越过大片的庄稼,在九倒拐那葱葱郁郁之间寻视,恨不得穿透4000多年前厚厚土层,觅见古蜀先民那栽桑养蚕的身影。杨柳河从西而东缓缓地流过,山上白塔村的村民们说,那边山洞很多,峰房一样,有的里面可大了,有石床石凳还有石刻呢,后来被文物局给封上了……牧马山如一位时间的老人,饱经风霜;把千百年所承载的一切都包容在它坚实而雄伟的山体内。

  当历史的面纱从2007年华阳街道一考古现场掀开,古蜀先民的墓葬、生活的群落、使用过的工具露出4000多年前的真容时,专家、学者的目光焦点更加集中地聚集在这里。考古再次印证典籍中所说:“都广之野”的祥和之象——“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种,鸾鸟自歌,凤鸣自舞,灵寿实华,草本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

  斗转星移,万物更替。而今,广都大地仍是繁华一派天国气象。穿越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的文明,古蜀农耕文化的光芒在这儿绽出。以无愧于先人,无愧于这片曾经辉煌的土地,双流人奋力开创自己的时代,以区位交通优势拓展都市农业文明与现代工业园区并进,打造肥沃富饶的天府之路,呈现一方胜境:蜀锦最大的生产交易地之一,彭镇羊坪新农村葡萄长廊,全国最大的冬草莓基地,15万亩的枇杷;那成排成排的楼宇是西航港开发区,万安镇麓山国际社区,星级家园国际酒店,聚集了30多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四川大学等7所高等学校,人才资源和教育科研优势在中国的西部是首屈一指。应运而生的高档社区一个接一个,是成都乃至中西部人度假、休闲、运动、宜居的“天光晴丽而妍和,水气绿碧而芳馨”的花园。

  双流是历史的也是今天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13年蝉联四川省“十强县”榜首,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全国33位,位居中西部第一。这一切像太阳出现在双流的天空时,双流人迎着灿烂的辉光,依然承接古蜀先人的血脉,勤劳、智慧、勇敢,继续前行,让高亢的歌声在雾霭缠绕的白云与鸽哨之间回荡。 

 

                 梦幻岛圆梦

  人生中总有一些美好的因缘际会,有的自然而然地发生,如在雨后的天空看见彩虹。有的是有期待地预约,约好了时间和地点相逢。还有的,是在梦里海市蜃楼般地出现,隔着遥远的时空,然后意想不到地遇见。

  初夏时,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小时候,家乡黄昏时分的街市,出现了一大片层层叠叠的、高耸入云的、梦幻般的尖顶建筑,灰蓝色的,有点像欧洲中世纪的英格兰小镇,蔚为壮观地矗立在幽暗的天幕之下,围着淡淡的黄色云朵,气氛喜悦静谧庄严。梦里的我仰头呆望着这壮丽的美景,惊讶得仿佛不能呼吸,问自己:这是梦境吗?擦亮眼睛仔细看,是真的!尖尖的、长长的顶,峭拔的塔沿简洁清晰,仿佛透出烟火气息。梦中飘忽着,又真实得近在咫尺,那是在呼唤我吗?

  这个奇异的梦让我惆怅了好几天,后悔梦中的我没有走进这个童话天堂看看,我只当自己做了一个海市蜃楼的梦。

  9月,我从西安去双流出差,其间,在这里参观游览。双流是成都的空港,虽说是个县城,可和我们见过的所有中等发达城市一样,相当繁华。进入市区的一处楼盘,里面是连绵起伏、一望无际的高尔夫球场,绿草如茵的场地里,镶嵌着银亮的湖泊,一座座古朴典雅的别墅散落在周边。远远望去,像是《绿野仙踪》里的城堡。

  这里的农村很现代,已经全部实现土地集中化、农业规模化、居住城镇化了。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业,“有机葡萄”村,“银杏”村,“花香”村……里面有五星级乡村酒店和农事体验园。三月“梨花节”、六月“杨梅节”、十二月“麻羊节”……月月有节日,镇镇有节日。其富庶和活力让我想起那首唐诗:“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令这里的人感到自豪的是,双流是蜀祖蚕丛的故里。据考证,4500年前,蚕丛率部族从岷山石室中走出来后,在双流境内的牧马山九道拐一带建立瞿上城,从而结束部族迁徙,开始了穴居生活。蚕丛,相传是黄帝后裔,眼睛突出,束着发髻,穿着左边搭扣的青衣,被尊为“青衣神”。他教民种桑养蚕织帛,驯化野象、野牛进行原始农耕,开创了蜀地早期的农业文明。

  专程去看瞿上城遗址,下着雨,进不了山。站在桃荚渡口远望,城垣一般的牧马山古韵沧桑,颇有几分神秘。

  接下来,双流的朋友要带我们去南湖梦幻岛。车子路过一片别墅区,一栋栋欧式别墅花树葳蕤,墙壁和庭院的地面是清一色的石头,房檐下虚掩着墨绿色的窗板,烟囱和路灯上也点缀着花草,烟雨空濛,我坐在车上有些恍然。

  到了梦幻岛,我的梦便醒了。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欧洲古典主义风情建筑、哥特式的、巴洛克式的,个个都是诗句。有的像教堂,背景是秋天的银杏树和郁金香;有的像朱丽叶的闺楼,露台垂满绿萝;还有那伸向天空的一个个尖顶,像一组鸣奏音乐的琴键。这不就是我夏天时做的那个梦吗?我惊喜地在这里徜徉,呼吸,回忆,惟恐这一切像梦一样地消失。原来,我和梦幻岛有个约会,从夏到秋,它终于等到我来,这是怎样的缘分!

  因此,我对双流多了一份亲切和喜爱,钦佩这里人的实干与创新,他们正在倾力打造一座国际化的空港大城市。现在,每次听到关于双流的消息,我都会想起梦幻岛的一切,那里优雅的气氛和人们的面容在脑海中复苏过来,心里漾满喜悦,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微笑。

  于是我再次感觉“缘分”是多么美好,缘分带给我们留在心里的,比什么东西都宝贵,带给我们即使当时觉察不到、但事后也会领悟的东西。不然,怎么叫“有缘千里来相会”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泰山风光
后一篇:谈读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