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成都

(2009-08-12 20:01:12)
标签:

成都人

怪味面

听到涛声

建者

李冰

杂谈

分类: 东西南北
                                         话说成都
    成都好么?当然。你要游览天下美景九寨沟吗?你要朝见奇异而神秘的三星堆吗?你要去四姑娘山领略雪峰牧场,享受醉酒般的高原反应吗?你要到千年冰川环抱中的海螺沟,泡泡温泉听听松涛吃吃牦牛肉吗?请先到成都换乘。古时候当是慢悠悠的骏马香车,现在则是冒烟的汽车和支线飞机,有些煞风景,却快捷舒适,符合现代忙人们的生活节奏。
    被幻影般天然美景所簇拥着的成都,却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川人在这里生息将养、开发劳动、创造和梦想。因此有了杜甫草堂,有了武侯祠,有了文殊院和青羊宫。浸染在如此灿烂文化中的人类头颅也许比较硕大?聪明的川人也没忘了款待自己的胃,川菜因此广为流传,备受爱戴。其麻辣夹击下,我常常涕泪纵横,就算主人特意关照,仍然防不胜防。有时是花椒暗藏杀机,有时是我抵挡不住诱惑自投罗网呗。我的朋友梁平,通常是一副著名诗人的良善模样,只要我嗫嚅着,敢对怪味面和夫妻肺片露出一点点“不敢恭维”,他立刻龇牙咧嘴,说恨不得把我扔进火锅里涮涮,还嫌腥。因为我是海边人。
    成都历代文人墨客辈出,因此梁平喝酒的时候,总背手踱着方步,自以为身在唐朝呢。对了,川人善酿,五粮液的名头巨响自不待说,而今的“水井坊”也已经熨平了许多大酒虫。硕大的脑袋不但长在武侯将相、玄机大师和梁平们的肩头,还矗在了一位叫李冰的肩窝里。两千多年前的李冰其实是山西人,但他的建功立业在蜀中,正是岷江和玉垒山独特的地理环境,成全了李冰的雄才大略。他亲自沿江勘探三年,最后利用川人中的能工巧匠,终于完成一项无坝引水工程,将都江堰和米粮仓交给了后人。
    2008年的清明节,我去都江堰,观览一年一度的放水节。那是当地祭奠李冰的传统节日。
    那一天的阳光虽然顽皮跳跃,却纯真吉祥;那一天的岷江虽然宽阔丰满,却温顺软柔,“春来江水绿如蓝”;那一天的两岸青山对峙屏立,虽然雄奇渊深,却丝毫不动。那一天的祥和、欢快、无忧无虑,极其浓烈饱和地留在我的相机里。
    今年五月,我再次到了成都。这座城市的天空曾经摇晃倾斜,现在风轻云淡,几乎看不到痕迹,就像成都人再三向我保证的:“成都依然美丽。”只是,从前的成都人步态从容,日子过得很悠闲。现在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漩涡,满街匆匆走着的都是全国各地汇集来的援建者、志愿者、新闻记者、演艺团体和作家采访团,他们风尘仆仆,脸色黧黑、目光坚定。而更加积极投入的是川人自己。
    最后我去探望都江堰,可惜还在封闭维修中。我和朋友们远远眺望雨中的鱼嘴和宝瓶,茶楼半架在江面上,岷江就在脚下起伏奔流。谁说水过无痕?我分明听到涛声激越,声声都在诉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