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图片报道

标签:
昆曲虹霓关牡丹亭西厢记孔尚任北京杂谈 |
分类: 旧事窗 |
昆曲图片报道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res/1/1921/2009-07/16/19/res02_attpic_brief.jpg |
① |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res/1/1921/2009-07/16/19/res03_attpic_brief.jpg |
② |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res/1/1921/2009-07/16/19/res04_attpic_brief.jpg |
③ |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res/1/1921/2009-07/16/19/res05_attpic_brief.jpg |
④ |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res/1/1921/2009-07/16/19/res06_attpic_brief.jpg |
⑤ |
①《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为昆曲四大名剧之一,全剧共55折,讲述太守之女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梅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舞台上常演的有《闹学》、《游园》、《惊梦》、《寻梦》等,其中《游园》与《惊梦》最为有名。
2004年,台湾作家白先勇集合大陆与港台地区的优秀艺术家,将《牡丹亭》重新改编,创造出雅俗共赏的青春版《牡丹亭》,将原作的55折分为“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三本,由苏州昆剧院的青年演员担纲主演。2007年,北京皇家粮仓又上演了厅堂版昆曲《牡丹亭》。《牡丹亭》被称为中国戏剧史上的巅峰之作,最能体现昆曲精致、浪漫的特色。
②《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写的一部传奇剧本,共有40出。该剧“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明末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展现南明灭亡的历史。
《桃花扇》历来被多次演绎,但均非孔尚任原本,而是后人按照各自的理解加入新编内容。2006年,由中、日、韩三国联合打造,江苏省昆剧院演出的《1699·桃花扇》在北京上演。这一版本挖掘和整理了现有的资料,恢复了老戏的面目,首次展现了文武同台的表演形式,创造了全体演员平均年龄18岁的纪录,对昆曲的发展空间进行了有益探索。
③隋唐戏《虹霓关》是一出传统京剧剧目,出自《说唐》,主要讲述瓦岗军攻打虹霓关,守将辛文礼出战被射死,辛妻东方氏为夫报仇却被俘,改嫁杀夫仇人。
京剧大家王瑶卿及四大名旦均曾演出过此剧。此剧以头本、二本形式演出。京剧大师梅兰芳曾在头本中饰演东方氏,在二本中饰演丫头,开创了一人分饰不同角色的演出方式,既是对传统演出的改进,也充分体现其自身艺术功力。近来,为了振兴昆武戏,浙江昆剧团根据京剧《虹霓关》改编创作了昆曲《红泥关》。
④《长生殿》为清初剧作家洪昇所作,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该剧讲述了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长生殿》全本50折,由于剧情涉及皇室、天上仙界和人间,演出阵容浩大,百年来,该剧仅有部分折子演出。
2008年,上海昆剧团在北京保利剧院进行全本演出,将50折戏分为《钗盒情定》、《霓裳羽衣》、《马嵬惊变》、《月宫重圆》四本。这是其问世300多年来第一次在现代的舞台上全貌呈现。
⑤《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的著作,为四大古典戏剧名著之冠,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元杂剧的压卷之作”。该剧讲述书生张珙与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崔母的阻挠,最终结成连理的故事,表达“愿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美好愿望。
昆曲《西厢记》是由明代传奇作家李日华在此基础上改编而来。2008年,北方昆曲剧院推出“大都版西厢记”,将这一曲目进行时尚化包装,重排的《西厢记》保留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题,并以独特的古典意蕴和时尚气息赢得了戏迷的喜爱。
图①②③④⑤:第四届中国昆曲艺术节获奖剧目和国家大剧院昆曲展演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