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与钱池村
(2009-07-09 20:08:25)
标签:
钱池村历史文化龙舟西施埠头杂谈 |
分类: 旧事窗 |
西施与钱池村
浙江诸暨江藻镇有个钱池村。对于钱池村这个名称,有不少的人以为与钱姓有关,其实不然,这个名称与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有关。
据传,吴越之争,范蠡选中西施,乘龙舟北上,到了村口埠头,只见挤满父老乡亲,渔夫舟人横拦江中,欲一睹西施芳容。西施之美,水族争观,何况人乎;西施之行,惊天动地,又何况乡亲。范蠡深知百姓之情,到埠头理应让西施出来告别乡亲,但又怕人多拥挤,伤到乡亲。于是渔翁出面求情、献策,凡欲见西施者,投钱一枚。范蠡许可,众人大喜。乡人排起了长队,铜钱像冰雹一样落在甲板上,转眼工夫,船舱已满,范蠡忙叫士兵在埠头边挖一个大坑,转眼坑又被铜钱填满,范蠡指着村头的大池塘道:将钱掷此!不料这村人走了,那村人又来了,把大塘也填满了。面对一池铜钱,范蠡感慨万分,连声喊道:“好个钱池,民心可用。”龙舟启行,范蠡令官吏将钱交归国库。于是人们就叫这个村为“钱池村”。
上世纪80年代,钱池村的后人写下一首《五律·咏西施》:“越女夸天下,西施有艳声;人徒工媚笑,尔独敢含颦。报国千年重,谋身一念轻;浣纱非祸水,旧案待重评。”西施作为诸暨的一张文化名片,声名远播,这是诸暨人的骄傲。
“钱池”是个富有诗意的村名,为钱池人所喜欢,代代延续,已被人们称呼了2500多年,它所承载的古越历史文化,理应得到重视。但是在最近的行政村调整中,因三村合并,“钱池村”被撤消。“钱池”从此消失,这实在太可惜了。
其实地名具有社会公共历史文化产品属性,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一旦更改,历史事件、典故、文化就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