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2025-06-23 15:19:49)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明永乐-银弥勒佛像。弥勒佛又称未来佛,在汉传佛教中以布袋和尚形象出现,而在藏传佛教中称为“强巴”。此造像方脸圆,款识为“大明永乐年施”。弥勒佛手持莲茎,结期克印,体态丰臃,两侧有胁侍,坐于牛背之上,象征牛在佛教中的神圣地位。背光为忍冬纹、卷草纹、宝相花纹的联方排布,层次分明,有着吉祥美满的寓意。背光顶部有宝幢,台座支柱是牛头造型。其造像风格独特,工艺精湛,为明代宫廷佛造像的代表之作。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清代-铜鎏金绿度母像。绿度母像头戴宝冠,双目垂视,璎珞钏环庄严,天衣帛带垂落。半跏趺坐于莲台,右足踏莲,象征出离烦恼。左手结施依印,右手施与愿印,身姿柔美。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明清-铜鎏金绿度母像。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明代-铜鎏金白度母像。白度母像头戴五叶冠,束发高髻,脸庞圆润,面容和婉,修眉明目,耳饰宝瓔飞扬,上身着天衣。面部有三只眼睛,两手心、脚心各有一只,故又称“七眼佛母”。其法相温柔慈悲,有求必应,被奉为救度母。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明代-铜鎏金无量寿佛像。无量寿佛像结跏趺坐于束腰式仰覆莲台上,头戴五叶宝冠,神态庄严,身饰嵌宝珞、臂钏。双手结禅定印,帔帛绕臂垂落,衣裙自然。无量寿佛为藏传五方佛中的西方阿弥陀佛,常与白度母、尊胜佛母并供,合称“三寿佛”,象征长寿与安乐。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明代-铜文殊菩萨像。文殊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又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此像造型优美,跣足站立,戴圆形花蔓宝冠,头戴宝缯,束帛由脸侧向右飘拂。“S”形,右袒,衣裾垂曳,戴五叶冠,覆顶的火焰主珠,系帛带垂于双肩,身佩钏璎珞,饰联珠璎珞,右手于举利剑,髋部的环钏飘拂于双跏,身着帔帛璎珞,转折流畅。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清代-铜鎏金普贤菩萨像。普贤菩萨像头戴宝冠,头顶结高发髻,面带微笑,眉眼细长,鼻挺高挺,双耳下垂系圆环,耳侧缯带呈U字形翻卷。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肩宽腰细,身肢端严。普贤菩萨呈跏趺坐姿,侧坐于六牙象背上。大象蜷卧,以鼻拄地,造型别致。右手牵莲枝,莲上供法轮;左手牵莲枝,莲上供画卷。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明代-铜鎏金准提菩萨十八臂像。准提菩萨为显密佛教共奉的大菩萨,有二臂、四臂至八、十四臂等九种法相。“准提”意为清净,表示此菩萨心性清净无染。莲座由底座与台座相连而成,莲瓣饱满有力,座基饰云纹。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清代-铜鎏金准提菩萨像。。准提菩萨像头戴五叶冠,面容宁静安祥,额具三目,分别表示佛眼、法眼、慧眼,法相慈悲。身着轻罗绰袖天衣,绶带系腰。其手腕以白螺为钏,臂上钏七宝,手戴指环。胸前两臂合十,各臂各持所持法器各异,耸立的莲座下有两尊胁侍护法。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清代-铜鎏金无量寿佛像。无量寿佛像面相丰满,眉毛细长,双目低垂,似沉思状,耳旁耳珰垂肩。体量纤细健美,体态婀娜,上身袒露,造型优美,胸前饰有连珠纹、帔帛与璎珞,皆绕双臂垂落于身体两侧。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双手结禅定印。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明代-铜鎏金阿閦佛像。阿閦佛又称不动佛,不动佛在教界称为“不动明王”,亦谓之不动使者。“不动”,意为誓愿坚固,表慈悲心无可撼动;“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驾驭一切现象者,为密宗大日如来的忿怒身。此像面型长圆,神态宁静,头饰螺发,着青绀色,身穿袒右肩袈裟,结触地印,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莲座为束腰仰覆莲,莲瓣肥硕饱满,上下饰有连珠纹。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明代-铜鎏金顶髻尊胜佛母像。顶髻尊胜佛母像三面八臂,戴一顶象征五方佛智慧的五佛冠。每面各有三眼,表情各异,主面色同于身,右面呈黄色、左面呈青色,分别象征诸佛的不同法义。其三只眼睛象征着能洞察过去、现在和未来。面容饱满,八只手臂姿态各异,持有法器(佚失)。胸部丰满,腰部纤细,上身略向左倾,佩戴璎珞,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身姿丰腴。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铜鎏金双身大威德金刚像,明代 。在藏传佛教中,大威德金刚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忿怒化身,代表了文殊菩萨的菩提心、智慧和觉醒。此像双身16臂,象征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其手中常持有宝剑等降魔法器,象征消灭邪恶、消除痛苦与悲痛的能力,护佑众生免受疾病和苦难的困扰。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铜鎏金独雄大威德金刚像,明代 。独雄大威德金刚像以水牛首为正面,青黑面色,有三目,呈忿怒相。头戴五骷髅冠,牛角弯曲。项挂人头璎珞,垂至腹部,手足戴钏环。身体裸露,右手持钺刀,左手托颅器(嘎巴拉),左腿伸展,右腿弯曲,站立于卧牛背上。整体造型展现密教中降服阎魔的意象。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铜鎏金大黑天像,明代。大黑天又称“玛哈噶拉”,藏语译成“怙主”,意为“保护者”,为大日如来降魔时所化现的本尊。其形貌多种多样,包括二臂、四臂、六臂等多种形态。头顶戴骷髅圈,手持降魔杵。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明代-铜鎏金财宝天王像。财宝天王,藏语名“朗梯色”,又称毗沙门天王(多闻天王),是毗沙门天王变化身之一。该像头戴宝冠,面目狰狞,左手持吞宝鼠,侧身骑坐在绿鬃白狮上,司掌财神护法之职。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铜鎏金能食空行金刚像,明代。能食空行金刚像呈忿怒相,三目圆睁,赤铜獠牙外露,双腮饱满下垂。头戴装饰有五骷髅的宝冠,发髻披散,耳侧飘带飞扬。以仰天怒吼之姿盘坐于莲花座。其夸张的面部表情与强烈的肢体语言,塑造出极具震撼力的护法神形象。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铜鎏金金刚手菩萨像,明代。金刚手菩萨像梳高髻,戴宝冠,垂发散肩,头略左侧,面目安宁,在莲座上结跏趺坐,右手执金刚杵,左手结触地印。金刚手菩萨具有除恶降魔的广大神力,与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合称“三族姓尊”,分别代表力量、慈悲、智慧三种特质。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铜鎏金金刚萨埵像,明代 。金刚萨埵,又名执金刚、持金刚或金刚手,此像头戴五佛冠,游戏坐于莲台上;其右手持五智金刚杵(佚失)于胸前,左手执般若波罗蜜金刚铃垂放腿上,周身联彰显密宗护法的威仪肃穆,又透现出悲智双运的圆满特质,完美融合般若智慧与菩提大悲的双重境界。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清代-铜鎏金大持金刚像。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铜鎏金大持金刚像,明代。大持金刚为显密八宗之祖,被认为是释迦牟尼讲说密法时所化现的形象,故又称“秘密主” 。该像头戴菩萨冠,华贵雍容、瑞气端和,左手持金刚铃,右手持金刚杵(铃和杵表示金刚部的菩萨摧毁魔敌时的智慧和法力),于胸前相交结金刚吽迦罗印,结跏趺坐于莲座上。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铜鎏金金刚瑜伽母像,明代。金刚瑜伽母像袒身丰腰,舞姿灵动,身披璎珞骷髅链。左手托血颅碗,表悲智双运; 右持金刚钺刀,喻斩尽烦恼;怒目以示降魔。头戴宝冠,帛带飞扬,足踏舞步,象征破执。作为藏密智慧本尊,其天杖、钺刀、颅碗三法器蕴空性真谛,乃瑜伽师修证“乐空不二”的核心观想对象,体现无上瑜伽部女性本尊的威猛与觉性。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铜鎏金吉祥天母像,清代。吉祥天母像头戴骷髅冠,冠后火焰怒发,三目圆睁,呈忿怒相,戴圆形耳珰,右耳珰饰蛇,身披骷髅璎鬘,左手托盛满鲜血的骷髅碗,右手高举持一法器(佚失),侧身游戏坐于骡背上,以倒垂的人皮为鞍。吉祥天母,藏语称为“班丹拉姆”,为藏传佛教“八仇凶神”之一,属于出世间护法神。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清代-铜鎏金双身大威德金刚像。九面三十四臂十六足,主臂持金刚杵及颅碗,余臂呈扇状伸展。身挂骷髅璎珞,肌理光润,右屈左伸,斜立莲台之上,环抱明妃,呈忿怒双运相。舟形火焰背光中显现巨型牛首,象征降伏死魔。其多面多臂构成严密法阵,三目圆睁,獠牙外露,将密宗的无上威猛与般若智慧熔铸于跃动的形骸之中,尽显藏密本尊摧破业障的终极力量。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清代-铜鎏金六世班禅大师像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铜鎏金莲花生大师像,明代。莲花生大师像头戴莲花帽,身披天衣,手结说法印,全跏趺坐于束腰式仰覆莲台上。法相沉静恬和,双目垂俯如观三界,为宁玛派开宗祖,被尊称“咕汝仁波切” 。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红铜鎏金米拉日巴尊者,明代。“米拉日巴”,意为米拉家族中穿布衣者。米拉日巴是用道歌传教的第一人,将深奥的佛教理论改编成朗朗上口的民间诗歌,以使信众理解和接受。因此,他在艺术形象中,被刻画为口唇微张,右手轻掩于腮边,仿佛正在放声道歌,弘传教法,生动有神。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2025.6.22湖南博物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