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在生活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思考与实践

(2023-09-20 12:43:05)
分类: 随感

关于在生活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思考与实践

——月语文组主题教研活动

潜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邹道芝

围绕语文组本月的教研主题如何语文课堂中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我开展了专题学习与实践应用收获很多。

一、特校语文课堂更需要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

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我们面对的都是个体差异性很大的残障孩子,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有限,我们在教学中更需要、也更应该思考如何巧妙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我们的课堂,以根据孩子们的特殊需要提供更多的特殊支持。

二、特校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实践

(一)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可以将丰富的资源直观呈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趣味化的学习内容,为我们语文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更多可能,这就能更快地、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如,在教学《项链》一课时,我借助信息技术,通过PPT为学生呈现了一幅美丽的项链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提问“课题是项链,那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项链呢?”在学生对熟知的项链兴趣盎然时导入课堂,继而让学生在课文内容与呈现的项链不相关的冲突中展开学习,提升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

(二)应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的思路

     因为生活经验的匮乏、语言积累的不足等原因,中高年级学生在生活语文课堂上的思维比较僵化、学习中思路难以打开,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信息技术却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户。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借助信息技术筛选资源来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特殊支持,帮助学生来拓宽思路,提升学生适应生活的语文素养。如,在《大熊猫》一课中,指导学生根据“是,也是……”的句式来学习仿说句子时,在课文及课后习题的导引下,学生基本了解了句式,也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和课后习题中的例句仿说简单的句子,即用“是……,也是……”的句式来描述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但不会用这一句式来描述几个事物或几种情况的共同特征。为了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我借助信息技术呈现了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还可以用“是……,也是……”这一句式来描述几个事物或几种情况的共同特征,这样学生就说出了“苹果是水果,桃子也是水果。”等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句子。

当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有所取舍,我们要重视在适度的信息技术辅助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