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殊教育的课堂评价概论》有感(三)
(2023-03-09 12:25:41)分类: 随感 |
读《特殊教育的课堂评价概论》有感(三)
潜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本月我重点阅读了《特殊教育的课堂评价概论》的第三章的内容《特殊教育学校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给了我的生活语文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选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实施新课程评价,我们需要了解目标评价、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重点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结合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做好评价。通过阅读,我了解了特殊教育学校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与重点。
目标评价是为了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评价要体现体验性、多元性、开放性。评价的内容要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应根据培养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整体设计社会性与情感、认知、语言、自理和运动等多方面的评价内容,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成长轨迹。在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我们既要关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言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也需要将经验性知识、个体知识、本土知识、隐性知识等内容纳入语文教师的视野,从单一的认知训练扩展到信息处理技能、表达与交流技能、问题解决技能、实践技能、创新技能的培养。目标设定既要有教学目标,还要有学习目标,根据学习对象的层次、残疾类别的情况及个别化教育计划,学习目标需要进一步细化,表述完整、清晰,我们要给每一个特殊孩子提供“跳一跳、摘桃子”的机会,这样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结果评价是为了促使特殊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对自己及他人的语文学习状况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从中获得成就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结果评价是对特殊学生合格水平的考核,要针对每个个体的实际情况,全面反映该生的优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结果评价的内容是语文学科的学业状况和语文老师给出的评语。写评语时应注意使用正面积极的语言,以肯定、鼓励、欣赏的语气表达,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使用恰当的词语客观、全面地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与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明确方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强,致力于建立特殊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多重残疾和重度智力残疾学生的语文学业评价可以以档案袋等评价方式为主,运用观察、记录、交谈等方法,全面体现个别化教育的过程。为了提高特校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评价能力,可以定期安排语文教师进行案例自我剖析、说课、总结语文教研成果报告等。
过程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能及时反映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成果、与语文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过程评价需要字语文课堂上先培育民主、平等、温馨的评价氛围,教师要用心聆听每一个特殊学生前进的脚步声,做到“赏识每一个学生,感受每一颗心灵”,关注个体差异性,以宽容、接纳的态度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思路想法、独特感悟、生命倾诉和心理体验。过程性评价有利于语文课堂保持畅通的信息反馈,有利于特殊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思维发展,但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做到既有随机生成的评价时间,也有预设性的评价时间,均不能用时过长。
总之,《特殊教育学校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这一章节的学习,让我对特校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认识到了特校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全程化、动态化、综合化、开放化和整体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受惠更多,受教育权得到更全面的维护,成长得到更多更适当的支持、帮助和引导,能够更全面、健康地成长,培养学生的社会成员尊严感和价值感,也通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推动他们更主动、积极地适应社会、参与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