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2023-02-22 17:40:26)
分类: 随感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潜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邹道芝

我们语文教研组本月的教研主题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我围绕这个主题学习了一些专题性文,也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小小的尝试。

对标对表,了解要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我再次认真研读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版)》,深入了解了课标中与“朗读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中对朗读能力的培养有一些明确的要求:低年段要求“能用普通话朗读简单句。会诵读诗歌5—10首”。中年段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连贯地朗读一段话,能轻声朗读,累计背诵诗文10—20首(篇)”。高年段要求“能正确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累计背诵诗文18—50首(段)”。可见,课标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要求是螺旋上升的。通过再次学习课标,我的教学目标更明确了,也更明白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要阶梯式地慢慢进行,逐步提高,不可急于求成,不能一蹴而就。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生活语文老师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参与朗读的兴趣和能力。

学习理论,尝试实践。在了解课标的基础上,我又认真查阅了一些关于朗读能力培养的文章,学习了一些教学前辈的研究理论和成功经验,并围绕落实课程标准中“能用普通话正确、连贯地朗读一段话,能轻声朗读”等中年级的课程目标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实践。教学中,我关注了本班学生的起点能力,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分层要求,减缓坡度,循序渐进。

首先,从读字词、读句、读段到读篇的学习顺序加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地朗读,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朗读兴趣。到中年级后,教材中的识字量明显增大,所以基本上每一课的教学中,我都会专门安排一节字词学习课。在这一节课教学中帮助学生扫除生字词障碍,基础识字和弹性识字中出现的生字词、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难度较大的生僻字以及学生遗忘的生字词等等,这些都会归于这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之中,一一正音,一一认读。学生学会了正确地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后,再来尝试朗读课文时,学习信心会明显提升。在指导学生将生字词带到课文中正确地朗读中,我好特别关注了指导学生指读,希望学生在指读中进一步强化生字词的认读,做到读、认融合,认、读互促。

其次,从正确地读到流利地读的指导顺序加强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学生熟悉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后,通过点读、分组读、齐读、同桌之间互读互听等多种形式的读,指导学生学会断句和停顿,让大部分学生力争做到熟读成诵、正确流利地朗读。

再者,从会读到读懂的学习顺序加强指导,关注学生个体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验情感、形成语感,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受和主要信息的把握的能力。在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讲解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要信息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课文中的思想内涵。如在教学《一分钟》这篇课文中,我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了课文中出现的几处“一分钟”,从元元开始觉得一分钟很短,耽误一下无所谓,后来碰到了红灯、错过了公共汽车,最后上学迟到了,才意识到了一分钟的重要性,两次感叹“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在指导学生从会读到读懂,在理解性地朗读中,帮助学生感悟到了珍惜时间、管理时间的重要性。

在学习、实践中,我对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也有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各种朗读形式不能很好地把握,如大声朗读与轻声朗读,齐读与个别读等等,学生都还不能很好地分辨,容易被声音大的同学带节奏。朗读对学生记忆与积累语言、提升语感、培养自信心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后期,我会持续关注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