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羊》教学反思
(2022-12-05 08:32:09)分类: 随感 |
《小山羊》教学反思
潜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邹道芝
《小山羊》是人教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第10课的内容。课文结构简单,句子浅显易懂,通过小山羊与小猫、小狗和小牛之间进行的相似的对话,讲了这几种小动物爱吃的食物有所不同的知识。课文共3个自然段,这3个自然段的内容、形式、语言不断重复,既降低了课文的难度,又凸显了课文中不同动物所对应的不同食物。每个自然段都是先交代小山羊与某种小动物是朋友,然后每种小动物都把自己喜欢的食物跟小山羊分享,最后小山羊婉拒了小猫、小狗的邀请,和小牛一起吃青草。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采取了如下教学措施。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表演中体会,深入理解课文。我先让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该段的内容;再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1,思考“图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它们说了什么?”让学生对照图片和课文回答问题,深入理解该段内容与表达形式,明确该自然段是先交代小山羊与小猫是朋友,小猫把自己喜欢的食物分享给小山羊,小山羊婉拒了小猫的邀请;接着指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重点讲解小猫邀请小山羊吃东西时的友善态度,以及小山羊表现出的礼貌态度,进而适时结合生活实际渗透交际礼仪的思想教育。在理解第一自然段后,我尝试让学生自主阅读第二、三自然段,在从扶到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借助图文学习的习惯和兴趣。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了解课文结构。学生在朗读、表演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后,我通过简洁明了的板书理清文章脉络,引导学生复述、回顾课文内容,学习用层次清晰地语言表述交流。
对《小山羊》一课的学习,学生兴趣很浓,读、看、听、说、写都非常积极,教学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