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被遗忘的亲历抗日战争的老八路(一)

标签:
历史老八路盐谷保芳侵略战争日本文化 |
分类: 老八路 |
一,83岁的老八路娄庆有没有得到任何承认和抚恤
照片说明:前空军中校温智河陪同抗战馆的段主任采访娄庆有
我即使告诉你,“有两个老八路被遗忘了”,你也不会有丝毫的兴趣。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即使在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年代也是如此。我是研究抗日战争历史的人,我有充分的证据和事实,来分析两国民众在战争前后时期的心态。
那么,我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呢?
——未来,我们中华民族还要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外国入侵者,谁去参加战争?参加战争的勇气来自于何方?自己的父亲,爷爷曾经参加了抵御外辱的战争,他们目前的待遇会不会影响未来战争参战者的勇气?
——为国家参战老军人的命运,实际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家族、一个村落、一代人、几代人。你可能不信吧?
如果把日本士兵和中国士兵的所有处境更迭一下,会怎么样?
多年来,我研究的是什么课题呢?其实,我研究的就是这些东西。
我们先看看海洋彼岸侵略战争的发起、实施一方的日本国吧。战后多年,他们还在进行不懈的努力。参拜靖国神社,实际上是潜在的军事动员和鼓励参战行为。
我采访过多位原侵华日军老兵,他们对于“参拜”和“恩给”的态度各异。
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这样的问题到底是触动曾经在被日本国侵略国家人们的那根痛感神经了呢?其实,日本周边深受侵略战争损害的国家人们最担心的是“战争的重演”。
日本老兵每个月有日本天皇的“恩给”,有日本政要“拜祭”,这对于未来战争的参战者是精神和物质的鼓励。所以,日本周边曾经深受日本国发动侵略战争之害的国家民众才反映如此强烈。这是问题的根本,谁还能有其他的解释?比方,“给甲级战犯翻案”这个问题,他最终的目的,不是还是要为未来的战争做“精神上的服务”吗?
我曾经在日本留学多年,我去过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位于日本东京千代田区,占地10万平方米,始建于1869年,起初是为明治维新时期内战死去的数千官兵“招魂”而建,“靖国”就是“镇护国家”的意思。
2005年5月16日,在吴仪副总理访日前一天,小泉在众议院公然表示:无论哪个国家都有追悼战死者的心情,以什么方式进行追悼,别国不应干涉。同一天,小泉表示,自己会在今年合适的时候再次参拜靖国神社。
2005年
纯属偶然的事,2005年5月16日,原侵华日军老兵本多立太郎到中国访问,住在我家。17日上午,
我认识的原侵华日军老兵都有日本天皇的“恩给”。东史郎、盐谷保芳、本多立太郎等人都有。我本人和日本人一起工作、学习,多年。无论是在读卖新闻北京分社,还是日本大使馆领事部,或者是日本国的什么单位。我认识许多日本国民,我一直认为,无数日本国民在战争中死亡了,作为遗属,有怀念之情是人之常情。我还认为,作为单个的国民,日本老兵每月得到天皇的“恩给”也是无可厚非。原因是:作为平民,他们不是侵略战争的主导者。
“杀人三千自损八百”,这是中国的谚语。只有采访过参战日本老兵的人,只有亲眼看过他们遍体鳞伤的“战争记录”,只有聆听他们痛定思痛的回味,才能理解“战争的创伤”和对于“中国军民顽强抵抗的深深恐惧”。
只有采访无数战争亲历者才有深深的体会:“恐惧是双方的。”
换句话就是说:“中国民众怎么恐惧日本兵,日本兵就怎么恐惧中国人。”
87岁的前侵华日军老兵盐谷保芳身上有5处枪伤,他的脊椎在前苏联作为战俘服苦役时被砸折了。我曾经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曾经发表一篇题为《我和日本老兵一起洗温泉》的文章,描述当时见到的感受。我看见了这些枪伤,有贯穿伤,有枪弹的擦伤。
盐谷保芳是来华谢罪次数最多的原侵华日军老兵了,他给山东的学校资助了数千万日圆帮助改善教育环境。为此,他是唯一一位获得“泰安市荣誉市民”的原日军老兵。我个人从不联想“侵略战争的罪恶”和“天皇恩给的意义”和盐谷保芳本人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甚至,在山东泰安车站,我看到,他回忆起的许多战友战死在与八路军的战斗中时,充满悲伤;并且,为他们留下怀念的泪水。
——我都看了,我至今没有什么反感。
毕竟,战争过去了几十年,反思才是重要的。
我在东京盐谷保芳家里住宿,喝酒时,盐谷保芳说:
“靖国神社是明治维新以后政府造出来的,他们需要让老百姓当兵、当炮灰,到侵略战场上甘愿为天皇献身,从侵略台湾,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每次战争阵亡中的骨干分子死去以后,把他的那个灵位放到那里,让后来的青年人看到,就是你死了以后你能成神,就把你招来。这样使得许多日本年轻人在参观靖国神社之后,甚至觉得自己的先人是在为国家捐躯,很了不起,是英雄,是民族之魂。”
为此,他表示深深的忧虑。
盐谷保芳的忧虑有三层意思。他说:
“一,日军遗属的追思,是合情合理的。
二,中国人一提靖国神社就生气,日本国民倒是很担心。
三,对日本青年人参拜后出生‘光荣感’放心不下。”
我对盐谷保芳说:“我认识一位日本女学生,应该说,关系很好。她对我说,她爷爷来了红信封就参军了,又来了个白信封,就战死在中国战场上了。为此,她的奶奶60多年一直未再婚,含辛茹苦把她的爸爸拉扯大。她的奶奶至今,仍然追思战死的丈夫。”
我对盐谷保芳说:“1978年,靖国神社利用举行秋祭的机会,把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板垣征四郎等14名二战甲级战犯的灵位,以“昭和殉难者”的名义偷偷挪进靖国神社。亚洲各国人民普遍认为:他们是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而且,为他们招魂,意味着‘正义的缺失’和‘战争的威胁’。”
其实,侵华日军老兵有自己的忧虑;我也有我的忧虑。
盐谷保芳老兵问我忧虑什么?我回答:
“你们过去有的我们没有,现在有的我们还没有。”
我具体解释为:“过去,你们武装到牙齿,来中国参战。现在,你们精神上的有参拜,物质上有的恩给。可是,你们还充满了意见。而我们呢,很多人什么都没有呢。”
“那时有首歌,叫‘没有吃,没有穿,只有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那是形容的过去,今天,同样的剧情在我们眼前的生活舞台上继续上演着。”
“抗日战争中,我们中国人死伤3500万人。南京大屠杀被害中国人多达30万人,抗战中,中国政府军牺牲380万人。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人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
我对盐谷保芳说过:“当时,多数日本国民积极、主动参加对华侵略战争。另外,靖国神社中战死的246万人的姓名都有,这,应该是历史史实吧。”盐谷保芳表示认同。
我翻过来说:“根据我的当年研究,中国方面的情况和日本方面大不相同。中国有个电影,叫做《抓壮丁》,讲得是抗日战争时期,这方面的故事。
今天,很多中国人因为受了多年英雄主义方面的教育,不承认有这样的事情。
我看过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在日本国对华发动战争时期的著作。《张爱萍将军军事文选》第17页,题为《动员广大人民到抗日战争的前线去》的文章中这样描述1938年的征兵难,老百姓都说:
‘……还没有打到我家来呢,中国人多着呢,难道我一个不去,中国就亡了不成?
……为什么隔壁有权有势的某某儿子没去,我们的就硬要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