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干:
1995年在上海开研讨会,是王安忆的《长恨歌》研讨会,当时我是当责任编辑。当时这个小说我觉得非常好非常好,但是发出来以后,我们连载了三期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所以当时我就讲,这么一个好的小说,我们必须到上海去开一个研讨会。要不然,这个小说很可能就会被埋没了。当时好像也是秋天,于是我们就到上海开研讨会。我记得毛思安很调侃我们,说:“你们钱很多啊。”为什么?说我们上海的作家出了一个长篇小说你们拿钱来开这个研讨会,你们钱真多。其实这本书按照正常的情况,按照现在的新闻发布惯例或者是研讨会惯例应该是出版社来做。《长恨歌》当时是作家出版社出版,其实我们最终从经济效益讲也不是受益者,因为书出来以后赚钱的是作家出版社。那是20年前,王安忆《长恨歌》的小说研讨会。过了20年之后,我们又开了蔡骏的小说研讨会,我觉得很好。我觉得蔡骏是一个被低估的作家。
纯文学跟类型文学其实是一张皮,比如:四大名著按照现在的类型小说分类都叫类型小说,比如《水浒》就是典型的武侠小说。《三国演义》,它就是一个早年的《明朝那些事儿》《三国那些事儿》。比如《西游记》就是玄幻类型小说,《红楼梦》就是一个言情小说。我们四大名著类型小说,后来我们怎么就突然冒出纯文学概念呢?1949年文学史以后,基本上张恨水、林语堂等基本上都靠边站了。我最早看蔡骏是2005年,我当时一看蔡骏小说,眼睛一亮,觉得非常好看,觉得非常有品位。
蔡骏的写作方式让我想起了金庸,也许过若干年蔡骏就是今天的金庸。当时我看了介绍,1200万的发行量。这1200万的发行量不是靠下文件或者是靠得奖让读者买的。说实话,现在让读者花钱买书是很难的。今天让读者买一本书,比去乞讨点钱还要难。是靠什么让读者去自觉、自愿地去买蔡骏的书呢?我觉得他的书里面有卖点。我最早看蔡骏小说的时候,我当时一看,我说:“蔡骏原来是搞纯文学出身,原来可能写过一些书。”我原来一看,就是这个感觉。
其实我们很多优秀的作家都写过悬疑小说,最早的是1988年刘恒写过一篇中篇小说叫《虚构》,他就是用悬疑小说的方式写的。然后余华有一个中篇小说叫《和平的错误》。那个时候已经有很多所谓的“纯文学先锋”已经开始涉猎类型文学,蔡骏的贡献是什么呢?为什么我说“蔡骏的方式”呢?蔡骏就是把这两张皮合起来,我们如果看蔡骏的小说,你不会简单的想着是一个简单的类型小说或者简单的说鬼故事的,他的文字里面有诗意等一些纯文学里面所要表达的东西,他通过他的悬疑小说能够表达出来,这是很难、很了不起的。
去年我们“小说选刊评奖”破例选了他的《最漫长的那一夜》,正常是不会给这种类型小说,但是我们觉得蔡骏的小说,他某种程度上也是代表了小说的一种潜在发展的方向。我觉得能够把这两张皮合起来,而且有那么多的读者、有那么多的粉丝是很难的。所有的经典,不经过读者发酵的经典是不可能的,经典是一定要经过读者发酵的。鲁迅本来不是经典,但是我们不断地发酵、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挖掘,最后他成为经典。
反过来说,一个作家要是没有读者的发酵,成为经典是很难的。蔡骏在今天还在发酵当中,所以我觉得他将来很可能是像金庸这样的,金庸是改变武侠小说,蔡骏是改变玄幻小说的一个重要的作家。
我最近在读《红楼梦》,我就在想《红楼梦》为什么比《三国》或者《西游》要伟大?《红楼梦》也是把两张皮合起来。中国小说很有意思,中国文学里面有两个传统。一个就是散文传统,一个就是应用文传统。但是中国小说里面话文小说里面,就是不把诗歌文学放进来。《三国》《水浒》《西游》里面是没有诗意的,而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最大的就是用文美学、诗歌美学,诗歌美学最重要的就是意象美学。到了《红楼梦》里面,它是把中国的意象美学,诗歌美学等结合起来。所以《红楼梦》特别有意思,形态是话文形态,但是所有的表达内容都是现代小说的内容,所以我们今天再来看,为什么它伟大,它是把两张皮合起来,所以它能超越其它几个名著的高峰,是我们中国小说的一个高风。我觉得蔡骏是把两张皮合起来了,所谓的“整合”,这个整合很难。文学史上到了一定的时候,就有人出来整合。我今天之所以来,因为我也是充满信心的,我觉得玄幻小说确实是很难写,写好也很难,除了需要想象力,还要知识面等很多东西,确实是很难,不比纯文学容易。我看蔡骏悬疑小说里面,是设扣解扣,再设扣再解扣。我是希望蔡骏以后能够写出那种类型的小说,当然这是比较难。比如《红楼梦》,我就在想为什么大家喜欢《红楼梦》?其实它是一个悬疑小说。为什么是悬疑小说呢?它留下了很多的谜底没有解开。
《红楼梦》的好处是什么呢?书是形成了,但是小说里面悬了很多疑。所以很多文学家就很犯傻的,刘心武老师就更认真了,一定说秦可卿是哪个太子的女儿,然后考证。刘心武考证,然后解释,如果你不看他的出发点觉得很正确,但是他那个出发点,当时我一听,刘心武最早讲《红楼梦》讲秦可卿讲什么呢?他说: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一看,太严肃了,什么“人情炼达见文章”,贾宝玉看烦了。说:“你到我房间去。”到房间闻到书香等等。这是刘心武考证秦可卿是皇亲国戚。然后立马看到了当时赵飞燕用过的东西,还有红娘抱过的睡枕,还有里面特别精彩的很有意思的,说当年安禄山对杨贵妃调情,拿木瓜一掷正好掷到杨贵妃的乳上,那个乳上还有木瓜。说秦可卿家怎么会有皇上用的,杨贵妃什么什么。所以秦可卿呢,必然是有出处,有来头的,不是等闲之辈,要不然家里怎么会有这样重要的东西呢。当时一听有道理,所以刘心武就考证,从哪儿来,肯定是皇宫来的,然后又说什么贾曾给他弄一个什么千岁的棺材,秦可卿用千岁的棺材,他的父亲肯定是万岁。当时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后来我想了想,当年西施换的纱放在他家里面不是烂掉了吗?然后还有抱枕,那个红娘是戏剧中的人物。再有木瓜,木瓜是一个植物,这个植物从唐朝保留到明朝,当时也没有冰箱,怎么能放那么长的时间呢?
我希望蔡骏能写出像《红楼梦》这样伟大的悬疑之著,除了在作品之中有悬疑之外,在作品之外也要有悬疑。
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