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悬疑世界
悬疑世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23
  • 关注人气:4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漫长的那一夜》 ——研讨会

(2015-10-23 17:31:16)
标签:

杂谈

《最漫长的那一夜》

——研讨会


徐晨亮: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在作家协会开这个会,跟各位分享我们对于蔡骏兄的作品的一些看法。蔡骏作品其实也是《小说月报》近几年来特别关注的,我们去年选过他的《北京一夜》,今年还选了两篇。从读者的反馈来看,其实他的回响确实符合青年读者,很多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从他的作品中获得共鸣。但是他《最漫长的那一夜》,我相信一定会拓展出新的读者。今年我们也搞了一个颁奖会,今年我们团队把它升级成叫“百花文学奖”,蔡骏兄也获得了我们新设立的一个奖项。我们以读者投票为基础,选取一些能够给当代小说作品提供一些新的元素,拓展审美边界的一些具有现象性的作家。今年我们有两个获奖者,一位是徐浩峰,一位就是蔡骏。

    我跟蔡骏见面以后聊起来,等回去以后我查了一下,2001年的《我爱你的垮掉》,一个当年很网络化的中短篇,这本书是文汇出版社出的,我重新翻了一下这本书,我觉得还蛮有意思。这里面有蔡骏兄的、安妮宝贝,还有当年曾经一度非常引人关注的现在叫陈幻的。现在我查了查,这些人有的做专栏作家,甚至有的做互联网投资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已经流窜到不同的领域去。但是我又翻了翻这本书,有很多感触。那本书,我不记得蔡骏兄还记不记得。我记得里面提到了几个想法,2001年的时候,说:互联网时代来临了。他把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比喻成夜幕,进入一个新的夜,在一个夜里面有很多原来惧怕阳光的眼睛睁开了,巨人盘古倒下去的地方,有很多奇形怪状的东西蹭蹭地长出来了。互联网夜色的笼罩之下,用艺名等等可以有发声的情况。

    我们今天来看,当初有很多在网上风行一时的作品作者,不知今何在。像安妮宝贝这样的、像蔡骏这样的为数不多。在世纪之交涌现出来的一些年轻的文学骑士们,有70后,也有80后的作品。跟我们后来总结的70后和80后的写作潮流好像不是太有关系,蔡骏应该算70尾,但是他这个70尾好像跟我们一般说的70后、80后都不太一样。他也跟我们一般理解的网络文学概念不太一样。

    其实我一直以来,我在后来的那些年关注蔡骏兄的作品,看他的那些小说,我始终是把他的作品放在当年的场景延长线上去理解他的写作姿态。过了这么多年,他在今天创作出了这么多非常具有人气影响力的作品之后,这两年的《最漫长的那一夜》系列,让我感觉蔡骏兄弟可以说是“求变”,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他在复归”。他在这本书里面不同的地方,始终在讲到自己。他不停地讲到,我为什么要写?就是回到他自己写作的个人的源头,有意识的带着自己追问自己。我作为一个现代拥有这么多读者的写作者,究竟促使我写作发生的动机在哪儿?我觉得明显体现了这样的一种回归。另外一个《最漫长的那一夜》,回到“夜晚的意象”。当初他说互联网的夜晚让很多人找到了发声的空间,原来通过写作可以获取自我表达的可能性。在那样一个夜晚,实际上是体现了一种个人发现自我的特殊性的这样一个平台。发现自己的特殊性,自己生活经验的特殊性。相反,在今天蔡骏兄写的《最漫长的那一夜》里面,实际上回到文学自身的根源,更具普遍性的一面。所以我们在今年授予他“百花文学奖”的时候,给他写了一段颁奖词,摘取其中的一段:“远古时代人们讲故事以度过漫长之夜,夜是小说的启蒙之意。爱与救赎,命运和记忆,最终指向人心。”我相信大家读过这本小说里面的主题,都会有种体会:就是“爱、救赎、命运、记忆”这些关键词。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之所以把当初我理解的蔡骏兄2001年前后写作的生态和现在复归文学根源的主题放在一起谈,是觉得我们这一批人可能在慢慢地步入一个当下文学生态的板块,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一个断裂性的事件让我们更清晰地把握。在这一批作者涌现之前,或者刚刚涌现的时候,那个主流文学或者构成这样一个完整生态的文学体系已经垄断了对于普遍性的文学主题的发言权。

    新涌现出来可以纳入到大家视野的作家,很多时候都是以很突出的生活经验,很酷的社会风格甚至是很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现在这样一种惯常的表达方式,主流文学叫“普遍性担当”。新生的这些年轻作家的作品,是一个特殊性的作品担当。但是我觉得这十多年来,这个板块其实在悄悄地发生着一个迁移,像蔡骏这样的作品,对于那些普遍性的文学根源性主题的表现,我觉得放在今天,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回归生态里面是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作品,非常具有表现力,非常能够触动人心。他一开始在微博发声的渠道,有一点像当年广场上,或者是一群人聚在一起讲故事的那样一种方式。我觉得这样的一种回归源头的写作实践,可能就像前面几位老师说的,再过一些年来看,可能我们会意识到他可能是某些重大历史变革的。我始终对于蔡骏兄未来的写作事件会激发出来的新的作品,我会满怀期待,我们杂志也会满怀期待,看看他未来能够提供什么样新鲜的刺激我们的作品。

    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