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星:
蔡骏是我认识好多年了,有一年陈村老师的“榕树下”聚会。反正是让我去当车夫,然后和蔡骏就认识了,当时《萌芽》正在寻找小说的突破口。看在题材、类型上面有没有一点新意。当时蔡骏给了我这篇悬疑小说,我非常兴奋,然后我们就发,连续发了四五篇吧。我记得《荒村》等一些作品都是在我们这儿发的。小说我们一般都不超过3万字,他的小说超过三四万字,都给发了。那个时候对于我们杂志的销售拉动效果非常好。
第一本畅销书是40万还是50万?我们很兴奋。蔡骏这个时候,在我的概念、观念里面,他就是个类型小说的作家,而且是很有才华的悬疑小说作家。刚才陈村也说了,他一直有个困惑,他有一个“纯文学”的心结,一个情结。他也问过我,我们也可能出于功利的考虑,我们就说:你就写悬疑吧。于是他就写,而且越写越好,还向一些影视公司推荐拍成电影。拍得很烂,但是票房非常好。所以说,他现在还是全国影视公司追逐的对象。
我觉得今天的讨论会,我有一个困惑。蔡骏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作家,他的一个特点呢,因为我对他比较了解,他是在求变当中,而且在不断地在以前的基础上进步。我记得他第一篇小说是悬疑类的,不是玄幻哦。悬疑、玄幻、魔幻都是不一样的,他第一个是悬疑类的。到了第二期作品的时候,就是他写了很长的《地狱变》和《旋转门》,我觉得更天马行空了。有一些我都没看,他写得实在是太快了,我跟不上他写作的速度。我觉得他更接近玄幻,这是他第二阶段的创作。有一次他来了以后,他就谈了一个想法。他说:我想写一写关于社会性的东西。他的想法,当时和我一个编辑来讲是不谋而合的。然后他就在我们这里连载了两部小说,这两部小说一出来就有人追,然后被一家影视公司都垄断了。《谋杀似水年华》已经被拍了,《偷窥一百二十天》是万达在做。在这种情况下,突然之间他又转型了,他现在开始写纯文学了。我当时心里面是有想法的,有一天有一个制片人也是来找我。他说:“傅星你推荐的蔡骏的作品实在是太好了。”他说:“我这里面看到莫泊桑等一些纯文学作品的东西,非常好。”我当时是非常吃惊,我觉得:“哎哟,这个事情麻烦了,他怎么一会儿又跑到这个里面来了。”然后他们就开始进行合作,然后接下去怎么弄我就不知道了。到底是做网剧还是拍电影。
也就是说,蔡骏的发展方向是非常广泛的,我觉得他好像是什么都可以做。今年国庆长假我也是什么地方都没去,把《最漫长的那一夜》读完了。比较坦率地说,我不知道怎么来定位《最漫长的那一夜》地小说类型。因为有些是带有悬疑,有些是带有想象的,但是有些又是非常现实主义的。确实,这个书很好看。
我知道他现在同时拍的有5部电影,还有几部电视剧和几部网剧。同时一下子出来了以后,如果要是做得好的会非常好,如果做得不好接下去从市场的角度会有一些麻烦的。从个人写作,从作家的写作角度来讲,可能就无所谓了。我觉得《最漫长的那一夜》,你们大家也想一想,大家想蔡骏接下去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家?还是说以后就成为一个合二为一,既可以写畅销但是又可以写纯文学的作家。像这样的作家在历史上,《红楼梦》算一部。是吧?在美国、欧洲,有没有这种?在这个座谈会之前,我一直是这么看的,例如:谈网络文学也好,谈什么也好,类型化是越分越细。上次我听谁说现在还有仙侠、奇侠这些我们都不看的,但是是有很大的市场。去年整个网络文学IP产值大概是200亿,这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
今天都说蔡骏写得非常好,以后就写纯文学吧。而且你们从出版的角度讲,从玄幻的作家来说好像除了蔡骏以后没有第二个,从销量来说蔡骏已经很牛了。对不对?
影视公司找我的时候,我就推荐蔡骏小说过去。有的时候很好,但是有的时候也不满足。比如:如果你要写一些东西,还是写不过日本的那些类型化的小说,像推理上的这些东西。他们觉得,这个故事上要再下功夫上去。我就实话实说了啊。现在我们在谈纯文学,这个事情又是另外一个角度来谈,这个确实是很困惑。总的来讲,我觉得我和蔡骏合作了那么多年,非常好。其实蔡骏的长篇连载数据反馈,都是非常鼓舞人心的。我知道他现在既作为一个创作主体个人写作,另外也有一个工作室,市场化运作方面好像有非常大的抱负,这是非常好的。但是这确实是个问题,也就是说蔡骏接下去到底该怎么办?到底是成为一流的悬疑小说作家,还是慢慢的向作家协会的纯文学去靠拢。从一个比较好的故事里面,去寻找纯文学的元素。
我就讲这些,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