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纸片里的“道歉卡”
(2025-05-26 09:11:53)背景:
班里的小雨(化名)是老师眼中的“调皮王”,最爱用纸团砸同学或偷偷踩坏花草。多次批评后,他反而变本加厉,成了班级里的“问题孩子”。
事件经过:
一次课间操后,值日生发现教室地板上散落着大量撕碎的彩纸,像雪片般散落,甚至堵塞了垃圾桶。我蹲下身捡起一张,发现背面用歪扭的字迹写着“我不是故意的……”。
趁班会课,我举起这张碎纸:“大家猜猜,谁写过这句道歉?”教室安静下来,小雨紧咬嘴唇。我轻声问:“如果用一张完整的道歉卡代替这些碎片,你觉得会更棒吗?”他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个皱巴巴却精心折叠的千纸鹤带着字条出现在讲台:“对不起,我再也不浪费纸了。”原来,那次撒碎纸只是想引起注意。
德育启示:
• 看见需求:孩子通过破坏行为表达的,可能是对关注的渴望。主动拆解敌意,用创意引导其情感表达。
• 仪式感的力量:通过“道歉卡”赋予弥补机会,让责任意识具象化。
后来小雨成了班里的“环保小卫士”,每次随手捡起垃圾时,总会得意地说:“老师,我的纸片现在超整齐!”
前一篇:《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后一篇:一盆“特别”的绿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