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助力自闭症儿童掌握生活自理与家务劳动技能

(2025-05-29 16:38:59)

一、如何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1、强化动作技能训练,筑牢生活自理根基
精细动作与粗大动作能力的发展,是自闭症儿童实现生活自理的重要基础。其中,精细动作涵盖握、拧、撕等手部小肌肉群协调动作,粗大动作则涉及跑、跳、蹲等全身大肌肉群运动。
教师可设计多样化游戏活动,对儿童进行针对性训练。例如,开展手指捏豆子活动,锻炼儿童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与控制力;组织搓橡皮泥游戏,提升儿童手部精细操作能力;安排丢沙包活动,增强儿童上肢力量与身体协调性。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逐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精细动作与粗大动作能力。
2、善用视觉提示策略,助力技能学习迁移
 视觉提示法是帮助自闭症儿童掌握生活技能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先通过多次亲身示范,为儿童建立初步的动作认知。随后,根据儿童具体情况,选用图片或视频等视觉提示材料。
以教会儿童洗手为例,教师可将洗手步骤分解为若干环节,并拍摄成清晰图片,按正确顺序排列展示给儿童。儿童借助视觉学习优势,能够直观了解洗手步骤,并逐步模仿执行,最终达成独立洗手的目标。
在选择视觉提示内容时,需充分考虑儿童的认知能力。若儿童对照片、图片、文字等静态视觉材料的识别能力较弱,教师可采用动作示范或录制视频的方式,为儿童提供更为直观、易懂的视觉提示,促进儿童对技能的掌握与迁移。
3、使用任务分解法
教师需要把自闭症儿童要学习的内容细化成若干个连续的小步骤,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让其逐步学习。可以从第一步学到最后一步,也可以从最后一步开始学到第一步,还可以从中间某一步开始学习。
  从哪一步开始学习,一看孩子的水平,二看他的兴趣或最易于接受的那一步。通常会把视觉提示法和任务分解法结合起来使用。教师也要从辅助、提示到逐步放手,多给孩子机会,让孩子独立完成。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家务劳动能力?
1、培养参与家务劳动的意识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自闭症儿童参与家务劳动,生活小事都可以成为其家务劳动清单里的一项,同时可以把家务纳入他们每日或每周的例行活动中。
2、把家务的步骤流程化
可以利用孩子视觉能力强的优势,把家务中的每一步都通过文字列表或图片表示出来。例如,要教孩子如何清理垃圾,可以把每一步都用图片展示出来,包括把垃圾袋拿出来、系好、把垃圾袋放进垃圾箱等。和孩子一起按照清单做几次,帮助他熟悉清理垃圾的步骤。
3、因人制宜挑选适配家务
  自闭症儿童具有独特的习惯与行为模式,教师需充分了解其特点,紧密贴合其能力水平,精心挑选家务任务。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从简单易操作的任务入手,逐步提升任务难度,助力儿童逐步掌握家务劳动技能。
 例如,若观察到孩子有将物品按顺序摆放的行为偏好,教师可先安排孩子每日整理玩具和书籍,这类任务符合孩子兴趣且难度较低,易于上手。待孩子熟练掌握后,再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如让孩子参与整理餐具等家务劳动,逐步提升其生活自理与家务劳动能力。
4、构建科学奖励激励机制
    奖励机制是激发自闭症儿童参与家务劳动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教师应依据儿童在家务劳动中的具体表现,给予及时、恰当的鼓励与奖励,形成正向激励循环。
奖励形式可多样化,物质奖励如小玩具、贴纸等,能给予孩子直观的成就感;精神奖励如口头表扬、拥抱、肯定的眼神等,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与自我认同感。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奖励激励机制,引导孩子积极投入家务劳动,促进其生活自理与家务劳动能力的持续提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学习体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