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两个宝》这一课课文围绕学生熟悉的内容展开,课文部分运用朗朗上口的语言,强调了勤动脑、多动手、手脑并用才能有创造。本课预计用三个课时开展教学,本次反思针对《人有两个宝》的第一课时开展。第一课时旨在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部分生字,为之后全文理解和字词的正确使用打下基础。由于特殊儿童注意力易于分散,倾向于表象思维和视觉优势,所以在课堂上我将采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接受多方面的刺激。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直观教学法、情境创设法、趣味游戏法。学法主要采用了观察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我主要分为四个环节来展开教学:
(一)视频导入,引出课题
1.本环节通过播放本班学生的劳动视频,使学生看到自己和熟悉的同学的画面,把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课堂上;2.观看视频后,教师通过提问“我们在劳动中除了劳动工具还用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靠拢本课课题;3.教师总结发言,引出课题,板书并带领学生读课题。这一环节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入,在课堂中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生活语文教学坚持听说先行,读写跟进的教学原则,我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来教授新知:1.教师先出示课文,带领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把需要学的句子从文中摘出来,学生跟读句子;3.创设一个情境——“和生字宝宝交朋友”,把生字从句子中“请”出来,利用图文结合和多种形式认读的方法一一认读四个生字,让学生在学生字的过程中,也对字义有一个直观的认知。4.进一步对一类字“手”进行详细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手”字的含义、组词和笔顺,引导学生对“手”字进行书空,为下个课时生字的书写奠定基础;5.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由能力好的学生带着能力差的学生对生字字卡进行认读,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生字,也能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6.最后,把“生字宝宝”送回句子中,再读句子,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这一环节运用了三种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法。教师通过图片、带读等形式教授本课的字词句,设置多感官的刺激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集中在学习内容上,并贴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情境,再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激发学生学生字的热情。
(三)趣味游戏,巩固练习
根据学生能力水平的不同,贯彻分层教学的思想,为ABC三层学生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游戏练习:1.C层生练习:图文匹配——把生字和图片匹配起来;2.B层生练习:摘苹果——按要求从“苹果树”上找出生字并放入“篮子”中;3.A层生练习:比一比——两人比拼从掉落的词卡中找出生字,比一比谁又快又正确;在这一环节运用游戏体验法,把枯燥的练习环节变成学生更能接受的游戏环节,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也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在游戏中练习,使课堂变得更有趣,学生的参与度更高。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播放一个视频,让学生了解手和脑的重要性,再进行课堂小结,一起说说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2.结合本课所学内容,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本课作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