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模式是为了实实在在地帮助每个智障儿童参加学习,我们教师不能以“分层”为理由,将任何一部分学生从集体教学中分化出去,冷落一旁。因此,合理恰当地评估每一个学生,是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的一项重要的前期工作,而调查、检测、摸清学生的“底子”,又是分层教学模式的重要依据。
每学期伊始,我就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如上一学期学习内容检测、平时观察、与家长沟通等,充分认识每位学生在新一学期个体间的差异。然后和学生进行互动,观察了解他们。最后我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的水平、现有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分为A(轻度智力落后儿童)、B(中轻度智力落后儿童,或者心理、行为障碍儿童)、C(重度度智力落后儿童)三个不同层次。这样使程度较高学生的学习进度不会受到程度较低学生的影响,而程度较低的学生也不会因为问题或作业过深而失去学习兴趣。A层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还可以经常帮助B、C层学生。为防止分层教学模式带来的不利因素影响,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上,同时向家长讲清分层教学是一种手段:它只是为了让B、C层学生有更多的受指导机会,A层学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以发展的眼光,公正的态度客观地看待学生的层次划分,同时做好配合工作。
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分层教学模式的核心。教师制定并掌握了教学目标,才能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智障学生明确了学习、训练目标,才能有意识地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而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