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案《马儿来了》

(2009-06-21 13:12:53)
标签:

原创教案

杂谈

       飞虹幼儿园亲子班奥尔夫音乐备课

 

                              2009-3-2     一    

教学活动名称:《快乐奥尔夫——马儿来了(1)》

一、活动目标:

    1、听辩声音(乐器)

    2、认识三角铁,手铃,沙锤,双响筒。

    3、熟悉音乐《马儿来了》。

    4、会拍手打简单的节奏。

二、活动准备:

    地垫、乐器、马的叫声、马儿来了的歌曲、马的教具。

三、活动过程:

  玩乐器:

     1、小朋友们,家长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奥尔夫音乐课教室,欢迎各位家长的到来。

     2、奥尔夫简单的介绍。

    奥尔夫音乐是利用孩子的天性,而设置的一门学科,让我们宝宝在玩中学,在玩中达到培养宝宝各种能力的目的。今天是第一堂课宝宝有不跟着老师一起做的,也有自己玩自己的,家长也不要着急先做引导,鼓励和表扬的方式让他跟着老师一起来,实在不愿意的,家长不要强求,等宝宝这段新鲜感过了,习惯啦,宝宝自然就会跟着老师一起来了。

    我们的宝宝对我们的新课特别感兴趣,都已经有点按耐不住了,我们就开始上课吧,关于奥尔夫音乐的详细介绍我们安排了家长会来和家长作解释,请各位家长准时参加我们周五晚上6:30 的家长会。

     3、好了,各位小朋友,你们看,我带了好多好多的小乐器,你们想不想玩啊?(····)好,现在呢,蔡老师就请各位小朋友慢慢的走过来排队拿乐器,乐器拿到手的小朋友赶紧坐到爸爸妈妈的身边,我们乐器啊,能不能在地垫上敲啊(···)更不能放到嘴巴里去对不对啊?(...)蔡老师没说发出声音的时候,小朋友能不能发出声音啊?(·····)看到蔡老师这样的动作的时候小朋友的声音就没有啦,课不可以做到?(····)好,真棒,你们都知道了这些纪律,要遵守的哦,不然啊,蔡老师就生气啦。

     4、要跟着老师一起玩哦,不能自己玩自己的。好,现在小朋友慢慢的过来排队拿乐器吧。

     5、听辩乐器声音,复习以前认识过的乐器,玩一玩乐器,注意分左右手。

     6、沙锤玩过下大雨下小雨后再玩变变变,再伴奏《头发肩膀膝盖脚》。

     7、乐器回家了。

  新课《马儿来了(1)》熟悉歌曲、认识乐器

     1、引题听谁来了?(放音响,马的叫声)(······)真棒,是马的叫声,马儿来了

     2、拿出教具演示,并念歌词2遍。

     3、你们说马儿最喜欢吃什么呀?(·····)恩,马儿除了喜欢吃草,它还喜欢唱歌呢,你们听``````(放马的音乐),小朋友听,老师边听边演示教具马。

     4、听完一遍后,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拍手,过门时手平放。听三遍。

     5、你们听过马蹄声吗?马跑步时的声音。(·····)有谁来学学?小朋友学了之后,老师再示范,再一起学。

     6、引出乐器,今天蔡老师又带来一样新乐器,你们听?(敲双响筒)像不像啊?(····)这个乐器的叫双响筒,音乐它有两个筒,可以发出高低两种声音,所以叫双响筒。跟蔡老师一起来念,双响筒······。好,老师发给你们玩玩好不好啊。(····)

   结束舞:有洞的音乐

我们一起来跳舞吧,这首舞曲啊,叫《有洞的音乐》,当我们听到空白的地方呢,就要停下来,音乐再响时我们就又开始走啦,这个空白啊在音乐中叫休止符,好,请我们的爸爸妈妈跟我们一起跳吧。家长牵着自己的宝宝,跟着老师一起走圆圈。

四、 活动反思:

     小朋友第一次上奥尔夫音乐课,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刚开始时不听话,看到老师把地垫拿下来了,就都跑上去了,有的躺在上面,有的在上面跳,场面很混乱,不听老师指挥,我对这样的场面都已经有点无策了,家长们也不管的,任由孩子们闹,不一会,俞老师来了,她很有经验的,用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动手来搬垫子的方法,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家长和小朋友。一方面控制住了场面,一方面培养了小朋友自己动手和爱劳动的好习惯。经过这个第一次独立上奥尔夫,很有体会,我会好好发扬。

     反思,我们班的小朋友和家长都是第一次接触奥尔夫音乐,对奥尔夫也很不了解,也有家长不愿意陪同孩子来上课,我想,家长们对亲子不了解的最朴质的想法,就是认为,孩子要上幼儿园了,上课的事情与我无关,不愿意来陪同,更不知道老师的用意。我准备利用课程内容,让家长明白自己在课堂上的重要性,有自己陪同的重要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