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育儿长辈父母心理学 |
分类: 原创文章 |
爱,不是你给予你拥有的全部;爱,是你给予他所需要的全部
很多家长询问我关于孩子童年期的教育问题以及和长辈共同教育孩子的矛盾如何协调。两辈人在教育这方面问题归总有以下几个典型类型:
1.唐僧型
这类孩子的父母一般比较年轻,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生活空间和乐趣,故大撒把的将自己孩子寄托给自己的父母代为抚养和教育,从而形成四对一的服务格局,这四个服务者哪个是悟空那个是白龙马就要看不同的性格,通常强势性格会有绝对的话语权,对孩子性格发展导向起关键作用,如果这个权威者脾气急躁往往孩子的耐心也相对较弱,如果权威者性格开朗阳光,那么孩子社交和自我表现也比较完善。当然我说的这个情况是孩子在权威者身边长时间生活才会形成,3——12周岁的孩子性格和心理的发展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个类型的孩子性格大多会急躁,缺乏耐性,在家骄横在外容易有强势或怯懦两个极端体现。
【TIPS】
如果在你还没有做好做父母的准备的时候有了宝宝,那么选择环境将会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被权威者的威严所左右,在四位父母当中选择一个性格脾气秉性比较完善健康的作为主导者,请其他三位长辈配合这个主导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成长环境。尽量在自己的娱乐生活和二人私人空间中给孩子留出位置,自己也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来。这个过程的乐趣是没有办法补课的。
2.狐假虎威型
这类孩子的父母一般工作比较忙碌,虽然也是将自己的孩子寄养在父母家但是也绝对不会放松对孩子的管理,而因为隔辈人对第三代情感关注比较高,就比较容易在父母教育方式上有争执分歧。往往是晚上才回家或者周末才见到孩子的父母突然发现孩子一些顽疾的苗头就想立刻改变,通常会用直接干预生硬的方式处理问题,孩子要不哇哇大哭寻求外援,要不就直接找来撑腰的长辈。此时父母刚刚教育的力量被爷爷奶奶等长辈心疼呵护等情绪化解,不仅没有起到引导教育的作用,反而降低了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权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权威者的身份确立非常重要。这类型孩子会比较养成依赖性格,也容易和家长产生对抗情绪,到青春期时一些叛逆心理活在行为出现后不容易和孩子做有效沟通和积极干预。
【TIPS】
要知道不论好坏习惯它的养成都是需要一个过程和环境的,它是在反复强化得到利益或者教训以后形成的,那么你想用几句话十几分钟的严厉批评和惩教去改变孩子的一些顽疾是不明智的行为。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要先迂回做好长辈的工作,尤其是占教育主导的那位长辈,将这样顽疾发展下去的危害性和对性格品德、行为的影响的严重性和长辈沟通,双方共同协商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法后再着手进行对孩子的批评教育。而这个批评教育的过程最好由孩子父母一方来完成,长辈只是一旁支持,当父母的权威地位树立以后,成长过程就会相对轻松。
3.倒金字塔型
这类孩子的成长是在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多重期待中度过的,这样的期待出发点都是为了爱,希望孩子未来多一项技能特长,能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这些期待中大部分暗含了自己人生的一些缺憾,所以那些我们曾经吃过的苦犯过的错绝对不能让孩子再来一遍,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给他们提供最完善的教育配套环境,大有让孩子完成我们未完成的事业、梦想的味道。而孩子在这样重重的重负下艰难的经历着载满爱的童年,生活中的物质充沛不能抵消各种为了期待而努力的重负,也不能填充父母长辈只注重教育培养特长技能忘记呵护孩子精神层面的情感缺失。这类背负着重大使命的孩子会极度缺乏安全感,过分注重名利的作用,情感冷漠,比较自我。
【TIPS】
调整家长以及长辈的心态和认知,吃苦和吃亏未必不是好事,它能提高孩子珍惜和感恩的良好品质,也能使孩子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素质;特长技能固然重要但是要分时适度的进行培养,在培养孩子特长前不要以家长自己的缺憾和喜好来决定学习方向,本着孩子的能力和喜好做出正确选择,不论什么学习如果钻研下去都会是枯燥的,要在学习开始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让他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因此而得到的快乐。没有完美的大人,同样也没有完美的孩子,天才往往生活并不快乐,让你的孩子做一个人格健全心理阳光的快乐儿童,还是让他生活在爱的沙漠中要家长慎重斟酌。
人生的真谛是什么?是快乐的拥有生活。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并不是很多,在我们成年以后社会竞争生活负担会让我们感受很多来自生活的无奈,只有童年这个白纸是我们可以掌控的,绚丽的色彩和图画能够让童年这张白纸变得丰富美丽,但是如果色彩过多或者过于浓重那么最后看到的也不再是美丽。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是我们人生快乐的基础,也是我们面对未来所有困难的坚强基石,爱是无条件的,但不是无限度的,适度的爱喝适当的方式方法将会让你的宝宝拥有一份更加美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