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难伺候大桥”的背后根源是什么

(2010-09-27 15:58:49)
标签:

手机博客

杂谈

“最难伺候大桥”的背后根源是什么?

作者:冰海凌峰

 

“最难伺候大桥”的背后根源是什么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近日将迎来又一次封闭维修。自该桥建成通车10年来,平均不到一年修2次。据悉,此桥去年大修耗资逾亿,有关方面自信地说至少管6年。可实际上通行不到3个月就又修了一回。而数公里外的武汉长江大桥,自1958年建成后才大修过一次。
    背后究竟是谁让这大桥如此命运多舛?背后是否藏了些难以揭开的秘密?
    去年负责大桥维修的公司曾解释称,花亿元动大手术,用的是进口新材料,但为了赶工期,施工用的是土办法。其实,不仅仅是上次手术,遥想当初建造此桥之时,引进的也是国外的新技术,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当新材料与新技术遭遇土办法,结果却是如此不堪。而令人讽刺的是白沙洲大桥与1958年建成的万里长江第一桥相距不过数公里,而长江一桥50年才大修过一次。难道年过半百的长江大桥用上了新材料新技术?还是莫非惹上了水土不服?这些问题将是多大的讽刺!
    金桥银路铜房子的建筑潜规则尽人皆知,在这一利润排行榜中,桥梁高居榜首。一说潜规则应该先说钱规则,想必首先就是钱的问题,在金钱的利诱下,难免会出现私下的黑交易。首先得从官员说起,桥梁给谁修其实只是一句话的事,他们能顺便捞点油水那也许在正常的事,由此这问题也就埋下了伏笔。其次,正因为利润巨大,竞争激烈,建筑者难挡诱惑,修理过程稍动手脚就是渔翁得利还无人得知,从这点角度上来讲这新材料新技术无不让人质疑,含了多少的水份,想必这座大桥也不是有心让你们这么难伺候。经常在我身上挖来挖去,也“痛”啊,要不在你们身上也挖挖试试?毕竟这桥可代表着广大人民利益,修桥建路造福千秋万代,不能就造福你们这帮子人!
    从桥粘粘到桥塞塞再到桥垮垮,关于桥梁的丑闻层出不穷,而每一次丑闻的爆出,大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工程腐败,豆腐渣工程出现有着顽固的根瘤,这些必将导致问题的深化,可为何他们就是顽固不化,因为即使这样,只要不是客观原因导致的“东窗事发”,他们就不愁巨大的获利空间。但话又说回话,做事还是讲究个良心,君之爱财,取之有道,一旦这道走弯了,那回头可能就不是岸了!

 

    作者:冰海凌峰,自由评论员。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