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粉假疫苗重现究竟有何缘由?
作者:冰海凌峰
今日上网同时看到了两则不同新闻,但却有着相似之处。
其一,广西男童注射假狂犬疫苗后死亡。去年底,广西来宾市兴宾区正龙乡果塘村一名5岁男童被狗咬伤,到乡卫生院打狂犬疫苗,21天后病发致死。经化验,所用狂犬疫苗为假药。来宾市经调查发现,全市非法渠道进购药品的乡镇卫生院13家,村卫生所20家,查获“问题”人用狂犬疫苗1000多人份,货值33万多元;此外还查获其他疫苗18个品种67个批次,抓捕涉嫌制售假劣药品犯罪嫌疑人8人。目前,该案已移交公安机关。
其二,全国多地查出百余吨三聚氰胺奶粉。从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获悉,青海、河北等地“三聚氰胺”问题乳粉案件已查处,相关责任人被批捕或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除此前报道的青海民和县“东垣问题乳粉案件”外,河北、山西、天津等地也清查出问题乳粉。目前各地正对所有乳品和含乳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持续排查。

假疫苗、毒奶粉再现究竟是何缘由?毒奶粉、假疫苗、毒筷子、毒餐盒、洗虾粉等等一系列安全事件为何层出不穷?
第一,地方官员的责任在哪里?2008年发生三聚氰胺乳品事件后,出现了封存的超过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乳粉回流市场的问题,引起公众的强烈关注。国务院此次强化乳品监管亦包括严格落实乳品质量安全各方责任。该通知明确要求全面清剿非法生产经营乳品“黑窝点”,如果辖区内出现“黑窝点”且未被及时清剿的,或发现仍有藏匿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乳粉未上缴且重新流入食品生产、经营、消费环节的,将严肃追究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话是这么说,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总有部分地方官员会把其当做耳边风,反正是山高皇帝远。官员的自己素质与见钱眼开的腐败从某种角度对一起起安全事件的发生有着不可卸御责任。
第二,安全管理不规范所致。毒奶粉、毒筷子、毒餐盒、洗虾粉等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最终所有的原因都指向了公共监管体系的缺失。实际上,公共监管体系一直存在,只是在各层级、各部门的监管力度上打了折扣,如果按照相关法律条例及职责赋予加以日常监管,各尽其责,而非等待其事态大规模扩散并爆发后才匆忙行动,将会有效遏制危害人民健康的事件发生。
第三,利益驱动所致及庞大的市场诱导所致。不法商人往往为了一已经济私利,不惜昧着良心去伤害广大食客的身体,因为即使这样,只要不是客观原因导致的“东窗事发”,商人们就不愁巨大的获利空间。
第四,部分商人缺乏公德心所致。“无商不奸”在中国已经有了上千年的传承,而且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社会形态下,大有进一步发扬光大的趋,总有部分商人群体严重缺乏公德心。商人的“唯利是图”是这里显现的淋漓尽致,正因为此,才完全泯灭了他们的公德心、以致良心丧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