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干美食游

标签:
尚干拌面扁肉依心建海元宵 |
分类: 闽侯美食 |
据说正宗的福州拌面是没有花生酱的,也不知这种说法是否属实,但福州市面上拌面除了沙县就是尚干,真是不争的事实。
当年沙县小吃红遍全国,没想到没落的如此之快,为了增加利润偷工减料弄虚作假,吃过的人无不抱怨,能够坚持做真正沙县小吃的店家在这些冲击下也慢慢失去生存的空间,现在你还能说出哪家沙县小吃值得一吃吗?因为对沙县小吃的反感,也造成了淳百味的尴尬生存状态,所以当尚干拌面扁肉出现时候,福州人心里都暗自一振,这才是我大福州的拌面扁肉,一时间,红火全市。
尚干拌面扁肉红火几年后,现在也慢慢的沉静了,达明路元帅庙那两家我经常吃的都关门,不是东西不好,租金人工太贵,小本经营难以维系,我们也只能叹气,现在的几家诸如国棉厂、南营巷那几家,生意主要还是靠快餐卤味,要是单纯拌面扁肉,估计下场和前面说的那两家差不多。
尚干镇行政隶属闽侯县,和祥谦青口相邻,324国道、204省道和京福高速贯穿境内,号称“七里中心”,尚干虽然只是一个小镇,但这个镇上出过闽籍最大的官员林森,1932-1943年就任国民政府主席,我曾经看过纪录片,淞沪会战政府迁陪都的标志就是林森到了重庆。
走二环或三环到城门,过乌龙江大桥到峡南,沿着324国道再往南开大约五六公里,在西侧,路过一大片集市,当你看到图示的牌坊,就到了尚干镇入口。
尚干镇比闽侯其他几个镇街道要热闹许多,甘蔗都不如。
要在镇口宽敞的地方停好车辆,不要开进去,非常拥堵,你会进退两难,走路逛逛挺好。大约走一公里,到后厝村,就可以找到今天第一站尚干依心。
尚干拌面扁肉店名有个特色,就是都是叫“依#”,福州人小名很多都是依什么,最简单的就是依俤。
如果要论哪家尚干拌面扁肉店最有名,肯定是这家依心,这家店手艺已经有上百年,最早的老祖宗只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后来才有了这个店面延续至今,林依心师傅的祖传手艺那是公认尚干一流的,依心拌面扁肉也是福建省金牌老字号。
就三个大姐在忙碌,来店吃打包的络绎不绝,追求环境卫生的别来,这里没有太讲究。
很多人就直接打包扁肉回去自己加工,扁肉都是现包的。
据说吃依心扁肉要早上来,因为猪骨头熬的汤头好,福州的扁肉最大特色是加了虾油,对我们来说,太对味了。
依心的拌面很大份,面很筋斗,不粘牙,配方的关键是面里加了鸭蛋清。面是浓浓的猪油味和花生酱味。
真的晒过福州城里任何一家尚干店。
也只有在这样的地方还能保留传统的风味,依心的儿子据说到福州城里也开了一家分店,在温泉附近,不到三个月,铩羽而归,城里的租金人工一加,这拌面扁肉就不是老店的味道和分量了。
我几筷下肚,很想再来一份,但考虑后面还要吃什么的,作罢。
起身等朋友,看边上老伯在现煮粉干,口水又涌上来。煎蛋后加蒜白肉丝煸炒,然后加虾油烹一下,香。
等到同伴们都吃完拌面扁肉,再往前,到林氏祠堂,这可能是尚干最有名的建筑,可惜周边环境实在乱糟糟,凌乱的电线塔嘈杂的小摊贩污水横流的地表让你直叹可惜,林森先生这位国民政府主席还不如现在某些地市官员,试想想,这祠堂要是某位地市领导甚至就是县镇书记的,环境肯定不一样。
祠堂对面是建海元宵。建海元宵也是尚干和依心齐名的小吃,来尚干大家推荐的基本就是这两家。
很奇怪的是,店里主营的居然不是元宵,而是炒粉捞化一类,看了网络上评论,建海元宵到处开分店,质量已经日趋下降,不过,这家店是老祖宗,精髓应该还在,吃吃再走。
一碗元宵是10粒,几位吃不动了,只能各吃半碗。
元宵很好,但没有到让人拍案叫绝一类,应该和福州耳聋伯这些老店同处一个档次,只是有些因素会胜过其他店,后面会专门说到。
我还是很轻松搞定五粒,出门看路边油饼摊,尚干的油饼里面有大量的肉馅和韭菜,实在诱人。
最后一家了,其他人基本吃不动了,我坚持要来,要把油费吃回来啊。
这家店吃的是牛杂牛滑牛排,可能真的是吃饱了,没觉得非常好吃,但比依强武仔不知道要强过多少倍。
牛滑淀粉稍浓一些。
吃了三家,7个人才花了一百多,饱的几乎要雇人抬回去。
只有在这样的地方才能找到原始的风味,拌面扁肉价格都是三元,分量超过福州五元的,元宵如此出名,一碗十粒才六元,福州何止这个价啊,如果这些店开在福州,要不价格变贵比不过那些偷工减料的店,如果价格不变那分量肯定要少,也比不过那些以次充好的,所以就是很多在当地好吃的店到了城里就会走样的原因。
尚干还有许多美食,据说每年正月二十时候许多家都会自磨米浆做锅边,可惜我们问了当地人,好吃锅边店都关门不做了,遗憾。
尚干值得您来走走。
搜罗天下美食,以个人独特视角给出客观直接的吃味评价,做你身边最有价值的吃评顾问。关注请搜索公众帐号“福州马语美食”。扫描底下二维码即可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