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年06月11日

(2024-06-11 10:44:57)

“数感”是指对数学的感知、理解和运用能力。它是一种对数学概念、关系和操作的直觉感知和敏感度。数感使人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发展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智一年级的学生如何培养数感呢?

 一、结合现实生活,培养学生数感

     让学生通过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活动,感悟到数学原来就在身边,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感悟数与数量,促进其数感的建立。如:在日常的师生交流过程中,可以在生活中引导学生数数,在会数1~5之后,我让学生在自己的身边找数。我有1张课桌,我还有1张椅子;我有2只眼睛、2只耳朵、1个鼻子;我们小组有4位同学;右手有5个手指头等等。找数让学生发现,原来我们就生活在数的世界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创设有趣情境,开展操作活动,培养学生数感

生活数学教学应创设良好的适应智障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抽象的概念,再将之运用到现实情境中,从而助力学生数感的培养。在教学“认识1--5各数”时,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自己先数一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生数出1台电视机、2个皮球、3辆小汽车、4个茶杯、5朵花、5条金鱼、1个男孩等等。学生在数一数的过程中初步理解了数的含义。学生刚开始数数时是无序的,应该提供给他们数数的空间,通过数数和交流数的结果,让学生在获得数的感受的基础上,再引导他们从无序走向有序,并进一步结合具体的情境依次数出1--5各数。我利用创设的情境,结合生动的故事,穿插轻松有趣的游戏,组织学生开展动手操作活动,在活动中进行玩一玩、摆一摆、数一数等丰富的感知活动,来具体形象地感受生活中的数以及数与物的对应关系,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数”很抽象,他们需要把这些抽象的符号和直观的物体数量建立起相对应的关系。所以数感不是通过传授就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释现实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教学反思
后一篇:教学反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