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元宵节》
(2023-06-16 15:25:18)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本课展现了元宵节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逛灯会的场景。课文页呈现了一幅大场景图,图片呈现了热闹的元宵灯会,街道上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街道中央有扭秧歌和踩高跷的表演,街道两旁的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的看花灯,有的猜灯谜。图中右侧有一家人三口,爸爸正举起手机拍照,妈妈牵着孩子的手,孩子手指花灯一边看,一边和爸爸妈妈交流。街道上的人熙熙攘攘,大家的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学习课文前,我收集了一些元宵节人们元宵节看花灯、猜灯谜的视频,课堂上让学生观看视频,将他们带入场景中,初步让学生感知元宵灯会的热闹场面,再引出课文内容。教学时我先示范读课文,学生配合教材提供的场景图认真听,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我结合图片逐句教学,指导学生朗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在正确朗读之后,采用师生引读、同伴轮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的能力。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街道两旁挂着什么?灯会上的人们在干什么?让学生通过回答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课文用“一边……一边……”写出了“我”和爸爸妈妈在灯会上的行为,这句是本课的重点句式。 “一边+…边……”用来表示同时在做的两件事。我演示“我一边走,一边看”,让学生理解“走”和“看”这两件事是同时发生的。可以联系生活进行句式“一边———边—_”的拓展练习,通过视频或演示给学生提供情境参考,让学生尝试用“一边——一边”说句子,提高语文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