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园相亲演绎人们多少无奈

(2009-08-16 00:46:07)
标签:

家长

自愿者

相亲

北京

中山公园

分类: 生活叠印
              文/关山度若飞

  或许是多元化生活玩转了人们的交际空间,或许是男女择偶标准发生错位”,反正原本是到时候天就下雨那么顺畅的男婚女嫁,现在成了许多家庭头等的揪心事,各大城市父母代劳相亲的阵势越来越大。公园相亲成为被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北京父母相亲现在规模最大的是在玉渊潭和中山公园,每场至少三四百人,一两千人也是经常事;另外,天坛、陶然亭、颐和园、龙潭湖、北海、世界雕塑公园,每周也都有不少赶场的。
  如果你有兴趣周六、日下午到玉渊潭东门里的留春园或者中山公园南侧故宫筒子河边的空地和行人道上去看看,那绝对是人头攒动、密密匝匝,场面一点也不逊于春节庙会。摆放一地的是些相亲资料,人们拥来挤去,胸前挂着,背包上别着的,都是介绍自己孩子怎样,要求对方是什么条件的特制卡片,时不时地总会有人问你男孩?女孩?多大了?想找什么样的?。
  相亲人员绝大多数是男女青年的父母,也有一些耄耋老人长年累月可怜兮兮的踯躅其中。有时还有社会婚介人员混在里面,发婚介广告,甚至冒充家长,骗取警惕性不高相亲人员的资料,为自己储备所谓的资源。而近两年,常常有许多老外,到中山公园去凑趣赶场,不知道是外国通讯社的记者,还是干什么的?反正都是睁大了惊奇的眼睛,把公园相亲当作西洋景。

  为避免出现“安全”隐患,08年奥运之前中山公园管理方曾连续广播一多月,反复动员这些相亲人员换地到远离天安门周边的东三环团结湖公园去活动,但根本没人理会,一些人早就商量好了,公园硬撵咱们换地,咱就说是来游园的,你也拿我没辙!于是,在奥运会开幕当天下午,仍有几百人冒着桑拿天聚集在中山公园!
  为了儿女,这些家长够执著的了!不避寒暑,不拿报酬,比干什么都敬业!但是,为什么相亲的越聚越多,成功率越来越低?资深相亲的在公园里连续呆了五六年,后加入者也绝大多数是两年以上!这种形式的相亲,什么时候能够进入倒计时?这难道是都市病?是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的梦魇。 
   A、公园相亲,难上加难。公园相亲没有什么潜规则,纯自发的家长之间相互牵线搭桥,北京最开始是04年初,在龙潭湖和紫竹院两个公园内常有一些家长聚在一块聊天,互相搭讪着给孩子找对象,一来二去聚的人多了,就陆续把地点转移到位于市中心的中山公园和交通方便的玉渊潭公园里面,后来还有几个家长主动担当起自愿者,偶尔在自制的公示板上,提醒大家要注意的事项,并通报一些相亲成功消息,为信心不足的家长鼓劲。  

   07年秋天,自愿者还出头联系和中石油共同搞了一场相亲活动,奥运期间他们积极配合中山公园管理方,想把大家疏导到其他公园去,但是,已经动辄上千人的相亲场面,不是两三个自愿者就能左右。现在这几个热心肠也从自愿者中淡出了,据说来公园五六年了,连他们自己也没帮孩子找到对象。
  在公园里白忙活了好几年的家长都深有体会,公园相亲盲目性太大了!人们已经完全看不到当初这些家长一脸兴奋劲,三年前,你到北京一些公园赶巧撞到相亲的,随时随地还会听到类似这个平台真好啊!让家长能面对面谈,咱两家的孩子正合适,真是缘分哪!这样的话语。现在如果你有兴趣再到北京中山公园、玉渊潭等地方看一看,除了摆满一地介绍孩子情况的“纸片子”,碰到却是一双双迷茫、麻木的目光,看见的几乎都是一张张苦脸,他们大多数还是三年前的老面孔,但可不是像以前那样在人群里走动,互相联系,而几乎都是守株待兔式的站在“纸片子”后面,等着能有新人上来搭讪,或者三五个人聚在一块聊天,以排遣心中的焦灼。
  到公园找对象,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公园里,谁和谁都可以联系,谁和谁都可以说咱们两家有缘分,但事实上,谁和谁最终都难扯到一块去!家长心里都想给孩子找一个完美的对象,可是几年过去了,大家互相混个脸熟,结果至今几乎谁也没给自己孩子找到“完美的对象”。
   B、成功如同中大奖。“听说有人为孩子在公园里找到对象啦”,家长们在心里给自己打着气!就像有人坚持年年买彩票一样,是因为听说有人确实中大奖。几年来,北京公园相亲就是这种状态,成功概率太低了,能达到千分之几都很难!实际上就和买彩票一样,真正中大奖的能有几个?其实,我还真有幸碰到一个“曾经成功过”的家长,但听他讲述后,感到像一个荒诞笑话,只是幽默不起来。
  这位家长告诉我,给孩子找对象,实在是太痛苦了,在公园连续蹲了五年,最后还确实为儿子选了一个理想对象,两个孩子见面后都挺满意,卿卿我我谈了四个多月,双方家长认了亲家,吃了饭,就准备登记办婚事了,连这位家长自己也发誓再也不为相亲事到公园来了,可现在他又无奈地为儿子找对象来了。问其原因,只是一个劲埋怨朋友,原来,有一天单位一个朋友到他家串门,碰巧未来儿媳妇正和他儿子在一起,当听说是在公园相亲找的对象后,这位朋友就说我帮你儿子介绍一个比这个女孩还漂亮的,这爷俩一商量,立马和这个女孩“拜拜了”,朋友给介绍的女孩子确实漂亮,可见面后,根本没看上他儿子。当爷俩后悔不迭,再找公园那个女孩时,人家也不干啦,你想谁家姑娘,敢找这么花心的人家呀!
  现在一年多又过去了,这位家长仍在公园里痛苦的寻找!公园相亲里面类似的闹剧实在太多了,了解其中缘由的人挺尖锐地概括出了一个特点,不无揶揄地说有些人纯属瞎扯蛋,扯来扯去,把自己的孩子全耽误了。
  C、找准心态是关键。心态不正,人世间许多好的东西都变了味,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公园相亲中,往往被一些人异化成了“贪婪、欺骗、渔猎女色”!传统的门当户对,男女般配,在这里已经不灵验了。
  家庭多少财产?是否拥有房车?收入多少?已经详细问到税前还是税后,包不包括住房公积金等,是否独生子女,都考虑到财产今后归谁继承那么远的问题啦,而有的还要求女方家长也是独生子女,理由是结婚后一旦双方打仗,娘家人来帮打仗的人少些!户籍何处即使有北京户口,也要探究是“老北京”,还是外地留京的?区域自大、区域歧视被一些人在公园里还弄得挺强烈,属相是否相配,相生相克一些“伪科学”都弄得挺绝挺透,甚至有的家长还要问对方孩子的血型,问是太阳落山时,还是太阳升起时出生的?家族是否有遗传病史?还有许多问题问得你听起来都头晕!你说公园相亲都相到这个份上了,如果成功率高,那就怪啦!
  最要命的是北京公园相亲中男少女多,比例大致是一对三,这就让许多家长心态失衡了,把找对象,变成了漫无边际的“海选对象”!一年下来见几十个,五六年下来见了几百个女孩,已不是稀罕事。本来多次碰到愿意相处的漂亮女孩了,可是男孩方面还想找到“更漂亮的”,就像走出了大森林,一棵树也没砍着,因为他总想找那颗“最好的树”!

  那么多男孩子家长,到现在没给自己儿子找到对象,你说怨谁吧?在玉渊潭碰到这样一位男孩家长,说儿子三十二岁时,他就来公园帮助找对象,一直找到儿子现在已经三十八岁了,还没有碰到合适的,即使都这种境况了,我发现每当他和女孩家长搭讪对话,问来问去,最关键的还是“你孩子长得漂亮不?”“皮肤白不白?”,“貌美肤白”成了一些家长为儿子选对象的底线。
  由于公园相亲男女比例失衡,四十多岁男的,非得找二十多岁女的,佐证就是听说有八十多岁的科学家,找了个二十八的女孩,认为自己儿子也不比谁差!初中文化开出租车的男孩却总想把硕士女白领娶回家,并提出最好女方有房。还有已经婚了好几次的,其家长到公园相亲开出的条件竟然是“女方必须是未婚”而且得年轻。有的弄得更玄,碰到这么一个家长,看到了一个挺中意的女孩,但还是连声叹息摇头地离开,原来这个女孩哪方面都很优秀就是身高和他儿子要求的标准,差一公分。
  公园里也有一些女孩家长,眼睛只盯在对方房、车、收入上;还有个别在京漂泊女孩的家长,只要对方是坐地户,有住房,婚否、贫贱几乎都不考虑了,这么一来,反而把一些本来就有点盲目自大,自以为出生在北京有优越感的人,弄得牛气十足! 面对严峻的男女相亲比例,大部分女孩家长心态比较现实,要求对方年龄、身高、学历等方面都放低了标准,但底线是差距大了绝不将就,家长的相亲标准就这么“错位着”,大家就这么年复一年在公园里干耗着。
  虚假的,故意夸大的,在公园相亲里比比皆是,有个家长的儿子一连三年了,都是“四十岁”,有的职高毕业,社会上报了个“研修班”,就成了“在读研究生”,有的想炫富,又没有资本,就干脆把娘俩开代销店买卫生纸为生,硬说成是“拥有家族企业”,至于收入多少,则以丰厚两字故弄玄虚,不专业的人,还真容易让她唬住;一些离异男孩的家长,故意隐瞒不说,等到双方孩子要见面时,才告诉对方,自己的孩子“登过记”,但是没在一块或者住的时间短,最后还不断启发、暗示你其实没结婚的男孩,有可能早和女人在一起了,公园相亲就是一个小社会,人生百态在这里浓缩的惟妙惟肖。
  都市里,大龄青年不断增加,更多的家长带着企盼加入到公园相亲队伍里,但是,很快他们也同样陷入迷茫、痛苦的轮回之中。
  公园相亲演绎了人们太多的无奈!

  补记:

  该纪实文章是本人多次深入到北京中山公园、玉渊潭公园相亲现场细心观察了解,并同多年来一直守候在公园里,为儿女寻找人生另一半的许多家长促膝谈心基础上形成的,较客观地反映了公园相亲的现状。婚姻家庭是社会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充分关注,另外动辄上千人聚集在中山公园内,在国庆60周年来临之际,本身也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公园相亲是家长的无奈,也是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课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