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叙述性谬误
(2012-12-03 00:20:07)
标签:
转载 |
最棒的是这篇文章的方法论,为什么要去繁存简,因为如果不这样就做不了决策。假设你是上帝,能知道所有的信息,那么请你告诉我,面对这些信息,你如何做决策。呵呵。
所谓条件选股,就如成衣,个性化定制,才能合身,穿的舒服。
【注:目标简单,才有可能真正找到本质,也拿得住。民间借贷市场不消失,信贷需求不出现彻底萎缩,成长就不能轻易停止。中国零售平台的前几名入场券,肯定是万亿级,别的都不需要懂得。成长,会淹没一切。】
叙述性谬误,指的是人类习惯于将事实以自身认可的理由与逻辑加以阐释。
客观事实的形成因素是非常复杂的,但是,人类天性中习惯于用逻辑思维概括复杂事物,将复杂性逻辑化,形成理论,导致,理论脱离实际。
金融市场里各种各样的专家解释、预测,本质上都来自于其自身的认知体系,并通过这种认知体系去面对现实,结果,不言而喻。我们看到太多的错的离谱的预测与判定。即使,人们针对过去发生的事实,展开所谓缜密的分析,也仅仅是在现实复杂性背后,玩弄有限的智能。
错综复杂的客观世界,本身就不是人类思维可以足够掌控的。特别是在面对庞大的复杂自适应系统时,认知者自身都是系统的一部分,很难脱离认知偏见。偏见,导致主观对客观判定的高估、低估,带来预测概率的巨大偏差,形成种种意想不到的结果。
08金融风暴,美国康沃尔资本管理公司,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就是根据其独创的“事件驱动性”投资法,针对金融机构对小概率事件的风险定价偏差豪赌,并取得巨大成功。人类,自大到对次级抵押贷款风险给出风险定价,并且,是在没人知道到底有多少风险的基础上,开展这些业务。错误的概率,带来了风险波动巨大时的暴利。一批人,就用这种方法,实现了低成本的豪赌。
在很多投资大师那里,都会看到对精确性谬误的批驳。说的比较狠的,芒格、科斯托拉尼,就没给金融分析行业留下面子。人们,习惯于用学院派的空心菜脑子去认识复杂世界,长篇累牍的逻辑分析与预测,距离客观越来越远。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是最经典的反面教材,被批的体无完肤。事实上,正确的认知方法,一定建立在简单的逻辑基础上。奥多姆剃刀原理决定了:简即是繁。
科斯托拉尼对预测的态度是,掌握几个简单的重要的数据,以此,进行判断。换句话说,就是在显而易见的低风险、高收益、高胜率的赌局上下注,并且,要确保背后的逻辑简单有效。这是一种本质上的安全边际,对自我认知设定安全边际。
我们,一定要寻找显而易见的低估,以及,显而易见的成长空间,不去对赌那些有可能成为泡影的预判。
成功,一定是奠定在失败也不伤元气的基础上。
当投资者能够理性的认识到叙述性谬误时,你就很难相信现有的知识系统当中到底有多少是真正值得铭记与笃信的。你会寻找那些错的离谱的定价,以及,错的离谱的概率评估。
成功的投资者和成功的投机者,他们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都是在对概率分歧下注。
不同的,永远是赔率。
驱动我对民生银行押下重注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民间借贷的高利率。这种现象不消失,就不存在投机逻辑的悖离。简单的离谱。民生银行就是一个有揽储牌照的最大的小额贷款公司,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最大的民间借贷替代者,暴利无限、功德无量。
驱动我对苏宁电器下注的最主要原因也很简单:20万亿的消费品零售总额,会培育起几个万亿级零售平台。阿里已经成功通过速成法实现数千亿市值,后面还有几张门票。别的,都是噪音。
剩下的,就是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