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08年底那会,在均价不到100元的时候,动用了一半的仓位买入茅台,当时的想法是:我靠,茅台这样的公司居然能卖的这么便宜,太不可思议了。其实事后看,那时自己还没从前面那轮大牛市中走出来,茅台当时25PE左右,比现在的估值还高,还有一点就是,当时对别的企业几乎一抹黑,没怎么看仔细看。事实上,那时候比茅台低估的企业太多了,让我重新回去,我肯定不会选茅台。最终,在茅台身上赚了近一倍,跑掉了。
是的,现在茅台的估值比08年那会还低,企业的基本面的变化也不大,为什么不再次买入茅台?原因无它,只是机会成本的改变,08年那会,视野局限,能力有限,可做的选择太少,而目前而言,我的机会成本是民生银行。芒格那厮不是说了吗?投资的过程就是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机会成本。
茅台和民生银行比起来,没有优势。民生银行我拿了90%的仓位。我不会为了分散而分散,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开个玩笑,分散投资对我来说,翻译的意思就是:把自己熟悉的公司卖掉一部分,买入一些自己不熟悉的公司,这样可以分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