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添书香能致远同寻教育桃花源--商丘小语网络教研第446期总结

标签:
教育商丘小语网络教研 |
五月,花开的季节,感恩的季节,劳动的季节。一切都那么热情洋溢、生机盎然。在这焕发着青春和活力的美好时光里,2022年5月14日晚上7:30分商丘小语CCtalk网络教研群迎来蒋岭老师的精彩讲座《我的“书”我的“书馆”我的“文学院”》。
本次网络教研主持人路娟老师用优美婉转的声音介绍了蒋岭老师。蒋岭老师是南京溧水实验小学教师,副高职称,南京市作协会员,溧水区全民阅读促进会副会长,少儿阅读及写作推广人,出版多部文学作品,代表作品有《夏日槐花》《心安是归处》《陪孩子一起走过小学》《疑案里的作文》《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一二年级“幽默”、“朱小团”系列等。
接下来,由蒋岭老师做精彩讲座。蒋老师从两大方面来展开讲座。
一、我的“书”
商丘小语CCtalk网络教研领头人李斩棘校长这样评价《陪孩子一起走过小学》这本书:这是一本故事书。蒋老师站在父亲的角度,享受着孩子成长中带来的快乐。故事娓娓道来,平实无华。一个可爱懂事的小康,一位充满爱心与责任的父亲和一个和睦、幸福、温馨的家庭,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是一本家庭教育书。书中的小故事折射出的大道理和人生感悟,值得我们深思,这正是蒋老师爱生活、爱家庭、爱工作的最好的体现。
《心安是归处》是作者蒋岭老师用100多篇从“岁月静好”“外出走走”“深浅自知”“放飞心灵”“家有小儿”“博言博语”六个章节写出的内心感悟,字里行间吐露着淡泊清心的美好愿景,坦露出对家乡的热爱,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收获以及对人生无处不在的真、善、美的赞叹。
蒋老师说这两套书是意外之得,延续了他前面陪孩子一起走过小学里面的内容。探寻低年段孩子的一些心理状态。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客观理性地讲述师生的言行与见闻,让成长中的老师和学生的形象更加可亲可感,犹如就在我们身边。
《陶艺社团里的悄悄话》,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学校开设这陶艺社团时的精彩故事,跟踪了社团里老师、同学的点点滴滴校园生活。
《疑案里的作文》主要是针对25个孩子写的作文,破了一个案子,还是一个小说。这本书严格意义上来说,蒋老师是用疑案故事的形式来跟孩子讲作文。
这是一部以中学校园为背景的青春作品。《夏日槐花》的主人公是夏槐,一名中学生,取名意为“如夏日一般的火热”,他的生活“如槐花般美好生活”,这也是当代中学生所拥有的品质。
正如蒋老师所说,“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需要每天读一读,每天记一记,写一点记录性的东西。当你记录到一定时候,就是一个总结性的模型,最终你肯定会汇编成册,幸福才会如期而至。”希望我们都能像蒋老师学习,把平时工作、学习中的经验、收获等写成文章,留下痕迹、留下回忆、留下那一份份快乐与美好。
二、我的“书馆”我的“文学院”
蒋老师从“通济书馆”的初创建立、联谊活动、项目筹备、特色举措、成果展示等几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他们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历程,通过愿景的达成和目标的实现,指出了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蒋老师还重点介绍了“通济书馆”的廊道文化以及通过移动书架、诵读台等特色举措进行环境造势,巧妙布局,将书香渗透到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处处闻书声、处处飘书香。
最后,蒋老师介绍了“通济书馆”课外阅读课程的实施历程和开展的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课外阅读”三校联谊活动;“通济书馆”除了每周四开展“高平儿童文学院”社团一小时、“馆藏推荐”、“周六读吧”以外,还设置了学生“漂流阅读单”,让图书流动起来;每日晨读、午间阅读活动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让图书走到每一位孩子的身边,入每一位孩子的眼里,让每一本图书上的每一个文字走进每一位孩子的心田。实现从“阅读”到“悦读”与“乐读”,最终让之形成与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事情,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种常态,烙成一种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