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麦克尤恩的“谍战小说”--《甜牙》

(2015-10-20 15:11:10)
分类: 书评专栏
麦克尤恩的“谍战小说”
转自 15.10.11 深圳晶报   文:刘晗

麦克尤恩的“谍战小说”--《甜牙》
《甜牙》
(英)伊恩·麦克尤恩 著 
黄昱宁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4月版

麦克尤恩笔下的年轻人向来不是等闲之辈,他们厌烦了循规蹈矩,总是跳出世俗的藩篱,《甜牙》中的塞丽娜·弗鲁姆容貌出众,凭着数学天赋跻身剑桥,闲暇时热衷于速读小说,如此聪明过人,却甘心被诡计多端的男人们玩弄于鼓掌之间,包裹着甜蜜爱情的糖衣炮弹成为她炫耀的资本,也是她陷入深渊的开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冷战”的阴云蔓延,位于梅费尔区的那幢阴森森的大楼承载着谎言与背叛,通向军情五处的路上危机四伏,塞丽娜万万想不到,与历史教授托尼·坎宁的相识扭转了她本该平静的生活轨迹。坎宁温柔地将她步步推向悬崖,精心设下骗局,一件放在坎宁妻子弗里达目之所及处的女式衬衫暴露了他们的关系,他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故作怒火中烧。这场掺杂着诡计的地下情以坎宁的一走了之终结。

作为被遗弃的情人,塞丽娜背负上了“为坎宁的背叛”赎罪的使命,她加入了暗中扶植右翼作家代号“甜牙”的特工行动。经纪人和特工在英文中同属一词“agent”,就此揭开了塞丽娜的双重身份,作家黑利成为了她的目标,两人坠入爱河。奥斯丁奖的揭晓把黑利推上风口浪尖,军情五处的阴谋公之于众,塞丽娜的特工身份也随之曝光。随着黑利给塞丽娜一封信的展开,《甜牙》的创作真相大白,这是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也是黑利的作品。

如果将《甜牙》视为谍战小说,你就被麦克尤恩暗算了。这部被政治与爱情包裹的小说,内里却在探讨文本、作者、读者的关系。作家黑利的几篇小说穿插在其中可谓别具匠心,这也是麦克尤恩为塞丽娜的高超阅读素养所铺垫的空间。塞丽娜读心术般的解读不露声色地暗示了黑利创作的心路历程,小说中主人公的社会关系、性爱、谎言、信仰或多或少沾染了黑利在现实中的印记,迫不及待将虚拟与现实的对号入座也源于塞丽娜稚拙的现实主义——渴望将自己的生活嵌入小说,正是黑利满足了她对作家的想象:《这便是爱》中埃蒙德自作自受,在爱中毁灭,影射了黑利的厌世;《可能通奸》的灵感则是来自塞丽娜的数学背景,将概率学运用到主人公对数字的揣测中;《来自萨默塞特平原》中一个男人带着女儿在满目疮痍的悲惨世界寻找妻子,二十世纪的冲突和不公冲垮了工业文明的体系,拜金主义、信任危机肆起,其中包含了黑利对自己贪婪欲望的剖析。

“甜牙”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源于“情报”企图干涉虚构,暗示了虚构对现实的鄙视和嘲笑。作家与特工的共同点就在于读懂读者(对方)的心思,作为读者的塞丽娜在阅读黑利小说的过程中,始终丈量着他与虚构人物的距离。“一旦你认识,或者即将认识作者,那么读他的作品就会跑偏了方向”,对每一个句子充满了怀疑,疑心它掩盖着一个隐秘的动机,小说的奥秘就在于让读者置身虚构王国却信以为真,“作者必须尊重他与读者之间的那个不成文的契约。在一个想象的世界里,不应该允许任何一种元素或者任何一个人物出于作者心血来潮的臆想。虚构的东西必须像客观实在一样坚实可靠,一样首尾连贯。”麦克尤恩用暗语传达出读者与作者秘而不宣的关系,然而当这些传说缄默的时候,建筑还在说话,对于塞丽娜来说,卡姆登单间公寓的书架上有她没读完的小说,托尼曾在利伯蒂商场为她买下那件衬衫,一切都是宿命使然,无论是碌碌无为还是暂时的辉煌都将凝固为历史的注脚,在政治操纵的多棱镜中倒映出被背叛的假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