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妙》:微微一妙很倾城

(2015-01-16 13:18:53)
标签:

译文出版社译文好书

冯金诺斯

微妙

萌芽

丁丽洁

分类: 书评专栏
《微妙》:微微一妙很倾城
转自 萌芽  文:丁丽洁

《微妙》:微微一妙很倾城

你有没有想过,其实白马王子很可能极丑?

这是我看电影《微妙》到三分之一处时,心里的感想。真的丑爆了!除了长得不好看,很大只,走路很笨拙等等之外,他的穿着,以及导演给到的背带调到最紧的那个背包镜头,基本上可以毁掉THE NORTH FACE这个品牌吧。当他一开口,露出大大牙缝的那一刻,我真的在床上打起了滚——根本停不下来!

我在读小说《微妙》的时候,没想到作者兼导演会做事这么绝。

没错,这就是法国70后作家大卫冯金诺斯给我的感觉。他才气纵横,写的几乎每一个句子,电影里几乎每一个动作都在挠你的痒痒,至于你什么时候开始绷不住笑出声来,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崩溃点。

而事实上,《微妙》是他的第八部小说。他二十五岁时写的小说名叫《傻瓜的倒置:两个波兰人的影响》。单单从书名来看,你也略微会感知到冯金诺斯是那种有很多想法,有点轻微疯狂、荒诞和焦虑的聪明人。聪明的作者有两种,让人觉得有压力到反感的那种,和让人觉得没什么压力,尽情享受其作品的那种。冯金诺斯属于后一个。这正像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庆祝无意义》里说的:“说话而又不引人注目,不容易!”你不需要对他那些悄悄话做任何聪明的回答,你只需要受用就行了。

简单说,《微妙》是一本爱情小说,它是一部当代版的《美女与野兽》。服丧几年的女强人娜塔莉突然莫名奇妙地吻了她的一名男下属马库斯,男下属觉得莫名其妙之余,又觉得这个没来由又没下文的吻太过于伤人,所以决定以吻还吻……最终呢,这两位主人公,仿佛幼儿园里的小孩,你打我一下,我推你一把,你踹我一脚,我揪你一下小辫子……最终打成了一片,皆大欢喜。

事情真那么简单就不是冯金诺斯了。仅仅这个书名的翻译就在各个地区被弄得极其复杂,在德国是《娜塔莉之吻》,在俄罗斯是《柔情》,在所有北欧国家都被翻译成《娜塔莉》,在匈牙利是《娜塔莉的第二生》,在台湾是《精巧细致》,加上电影版的《微妙爱情》啦,《一吻巴黎》啦,都难以阐释书名和内容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微妙这个词出现在书中娜塔莉的老板夏尔阅读的一本词典里,那个词条“微妙”是形容词Délicat,它意味着以下含义1、精致的;清淡的:精致的面庞;清淡的香气。2、微妙的;棘手的:微妙的处境;棘手的运作。3、细致的;体贴的:体贴的男人;细致的关怀。

而马库斯正是这样的一名“丑男”,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其实马库斯也并不是丑到令人发指,他只是长得很平庸,又高大,而且是个瑞典人。瑞典人在我们先入为主的观念里就是用来无聊、抑郁和被善意取笑的。他没有什么存在感,那么庞大而又没有存在感,在爱情的战场上真是一种悲剧。这导致喜欢娜塔莉的老板夏尔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娜塔莉刚开始和马库斯交往的时候,夏尔曾要找马库斯谈话,想要彻底打败他。而马库斯走进夏尔的办公室说,“你找我?”的时候,夏尔一头雾水,让他赶紧出去,因为他在等待那个跟他竞争娜塔莉芳心的男人。夏尔那时候的内心戏恐怕是,不管他职位高低,至少他应该像我本人一样帅才对。可是他错了。

马库斯是那种童话里超大只又很脆弱的食草型野兽。他就像那些不管你抱怨什么,都会劝你多喝点水的理工男一样,让人哭笑不得,又觉得呆萌呆萌的。在这方面,冯金诺斯真是女生们的闺蜜,他把马库斯写得萌极了。以马库斯的眼光来看娜塔莉,那就是他的女神!女神美到“到处都要使用省略号”。为了和女神制造一次邂逅,马库斯在走廊上来回走了大半天,既要装作理直气壮地往前走,又要装作好像在想什么而等待那相逢的一刹那,一天下来他累得要死,才知道娜塔莉去外省出差了,马库斯惊呼,我这么走了一天都快走到外省了呀!马库斯在夜里观看竞选,支持者愤怒地抗议:“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胜利被偷走!”这句话真是绝了,马库斯心想,他决定和娜塔莉拼搏到底!于是他怀着执行太空任务般的心情迈出家门,以吻还吻并约了娜塔莉出来。之后他又陷入了万般的懊悔,就仿佛陈小春的《我没那种命》在此刻响起。这种轮也不会轮到他的事情,怎么就会发生呢?要不要爽约?说自己老妈死了?不,这太加缪了。要不就按照萨特的那套来,发个短信过去说“他人即地狱”。马库斯这个爱情上的白痴终于无知者无畏地走了出去,结结实实地走到了娜塔莉面前。此刻我们可以说,这是人类的一小步,却是马库斯的一大步。

马库斯赢就赢在他很呆。他不知道怎么聊天才对。但是他不故作聪明,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他问娜塔莉,你是个怀旧的人吗?因他觉得娜塔莉这个名字给他的感觉很怀旧,这让娜塔莉无比难接。他还会说,你的头发真美,真想住在里面。娜塔莉觉得更囧了。马库斯在爱情战场上是个野蛮人,他不按常理出牌,随意冲撞,把那些按照逻辑行事的人彻底弄乱。可是——

“还有比两情相悦更没逻辑的事吗?”

事实上,人和人相爱,本就没什么道理可言。张艾嘉那首《爱情其实没什么道理》早就说明了一切。而这个道理,作者在小说开篇也有所伏笔。他让娜塔莉和丈夫的邂逅充满巧合。那位叫做弗朗索瓦的青年,仿佛在内心占卜似的,许下一个愿望,,如果她进门点一杯杏汁儿,我就跟她搭讪。而娜塔莉,恰恰点了一杯杏汁儿。应该没有比这个更巧合的事情了。娜塔莉和马库斯那莫名其妙的一吻恰恰就如同当初那一杯杏汁儿。关于爱情故事,我们有时候只是缺少一个开始罢了。也怪不得香港将电影译成《爱情好意外》!

马库斯在以吻还吻并索要约会成功之后,他的所作所为按照目前流行的说法就是本着“初心”。全书出现的唯一一次他送给女神的礼物是,她约会时提到的小时候吃过的一种糖果。这种在青少年间恋爱时才会发生的事,被三十多岁的大个子马库斯给干了,反差之间,你只有说,马库斯你真的赢了。不过也只有冯金诺斯会让你赢,换做韩剧的话,一切可能会倒着来,最终马库斯会死在车轮之下。

《微妙》的好玩之处还在于,全书都充满了各种作者自行加入的碎片式臆想。比如,在描写了办公室厚厚的机织割绒地毯吸掉了娜塔莉高跟鞋的声音也顺便吸走了她女性的魅力时,他加入了一个小节关于机制割绒地毯的说明。又比如当娜塔莉借口要谈114号项目而把马库斯叫去办公室之后,他又加入了一段关于114号项目的说明……一次一次的打断,有好玩的成分,也有提醒的成分,这让我们时刻注意到作者的存在,也就是说,别忘记,故事是假的。他还很会利用人们的“庸见”,也就是默认的但其实经不起推敲的观点,比如他交代了马库斯是瑞典人。可瑞典人就该是我们想象的那个样子吗?比如读过这本书或看过电影的人都说,娜塔莉工作的瑞典家居公司就是宜家。你真的确定是这样吗?在这一点上,冯金诺斯是个力气用不完的文学顽童,这让整个关于疗愈的,本该沉重的故事变得轻盈。

可是我真的在宜家家居看到了一款名叫马库斯的椅子。并且它非常的高大但丑陋。看到它的那一刻,我在空无一人的提货区笑了起来。冯金诺斯,你赢了。

欢迎添加上海译文微信公共账号,搜索:stphbooks,即可关注  

 第三届优译声杯“夏洛书屋”朗读大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