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妙”,大概是对难以言喻的法式浪漫最精确的解读

(2014-09-19 09:23:49)
标签:

译文出版社译文好书

微妙

奥黛丽塔图主演

一吻巴黎

大卫冯金诺斯

分类: 译文好书推介

《微妙》大卫·冯金诺斯的第八本小说,说白了就是发生在一个法国女人和一个瑞典男人之间的爱情故事。这本书鼓励单身女士出其不意地偷袭单身男士,不时献上香吻一枚。


https://mmbiz.qlogo.cn/mmbiz/Q17jOB00yuoOFqX3bRRU6rKFvG1Bq0OvqmJzJLgkUrqAd48V9UhXHdZE18PVNQ32rbRXsZ0YBo4t98p1GibBOrg/0

大卫•冯金诺斯,生于1974年,索邦大学文学专业,同时学习爵士乐,法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电影导演、剧作家。擅长以幽默的口吻与温暖的目光,为平易近人的故事平添无限张力。从2002年处女作《傻瓜的倒置:两个波兰人的影响》一举夺得弗朗索瓦•莫利亚克奖。2009年创下百万销量奇迹的《微妙》和2011年的《回忆》均获龚古尔奖提名。作为“在女人耳边讲悄悄话的新生代法国情人”,冯金诺斯的小说多以爱情为主题,他笔下的世界深刻而不沉重,风趣而不尖酸,行云流水的文字加上敏锐却不失温度的观察,被誉为法国文坛的伍迪•艾伦。


——————————

书名《délicatesse》很难翻译成中文?

——————————


https://mmbiz.qlogo.cn/mmbiz/Q17jOB00yuoOFqX3bRRU6rKFvG1Bq0OvecOBENscma7HR5kj5boyggnrdibvSJlGNqMTZTPtuBxJY1tZTR59xyQ/0


我对这部作品的名字如何翻译也做了一些思考,毕竟它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了嘛。我个人不喜欢香港电影版翻成了“一吻巴黎”,虽然这个翻译比较灵活,但是我感觉直译就可以了。在德国,它被翻成了“娜塔莉之吻”,在俄国则被翻成了“柔情”,在所有的北欧国家都直接是“娜塔莉”,在匈牙利被翻成了“娜塔莉的第二生”,而在英国直接被翻成了delicacy,但这是甜品店的名字。


——————————

如何讲好一个女人丧夫后重生的故事?

——————————


https://mmbiz.qlogo.cn/mmbiz/Q17jOB00yuoOFqX3bRRU6rKFvG1Bq0OvHcgrfMXcu73AJM2aP87useFIdCw46gFjLibpxzrvZzSTvmicibUQp5k7A/0


我是从女性的视角讲述了一位女士重生的故事,讲诉了她是怎样在某个时刻突然睁开双眼,重新迎接自己的生活的。创作过程好比俄罗斯套娃,从最小的部分开始。我花了很长时间给女主起名字,我相信每个名字都有意义,当确定了“娜塔莉”这个名字,她的大部分性格特征就十分清晰了,对我来说这是个很“娜塔莉”的角色,后来我才知道,法文的“出生”这个词和“娜塔莉”的词根是一样的。


我马上有一本小说要在法国出版了,书名可能要换。这本书的男主角叫Parnar,这个名字翻译成中文的话,就是点背、倒霉,你一听这个名字就感觉可能会有糟糕的事情发生在这个人身上。


我特别喜欢调侃对于某个名字或国家的陈词滥调和偏见,因为国家承载了许多已有的想法。不管这种想法正确与否,我都喜欢与这种固有的想法做游戏。比如说《微妙》男主人公马库斯,我就没有对他做任何描述,只是说他是瑞典人,加上他自我介绍说有罗马尼亚和瑞典血统,大家就知道他是怎样的人了,因为读者脑子里或多或少都有我之前说的那种“集成的想法和偏见”。我并不是在嘲笑大家已有的对国家和名字的偏见,我只是觉得大家基于对某个国家或名字的偏见去理解某个人,这件事本身很有趣。


对了,出演瑞典人马库斯的演员,他其实是个比利时人。


——————————

奥黛丽·塔图是怎样拍吻戏的?

——————————


https://mmbiz.qlogo.cn/mmbiz/Q17jOB00yuoOFqX3bRRU6rKFvG1Bq0OvRnHktH6OJicLIGYWOtaZGSPv50wXURxvcmoYK8IFxgyguKZg9ibhphJA/0


《微妙》的故事就是从一吻开始的。一个奇怪的、突如其来的吻。这个场景很有意思、很特别。达米昂在出演这个场景之前很担心,因为这是他在影片中第一次亮相,而电影已经到了中段的部分。实际上他是个很有名的演员,在许多电影里也拍摄过吻戏。在拍吻戏之前他刷了好几次牙,但是每天上午十一点的时候场记就会给他吃的东西,还是法国特有的一种大蒜饼。起初他不肯吃,后来看到奥黛丽•塔图之后就连吃了三块。


一吻的场景拍完后,剧组就放松下来,除了达米昂(是的,还是他,悲催的男主)。他每天都忧心忡忡——因为看到了自己要穿的戏服。读剧本时他总在问同一个问题:“你确定台词是这样吗?他(指自己)要讲这种蠢话吗?”他和女主人公的对话中有这样一句话:“我非常喜欢您的头发,我想去您的头发中间度假。”


——————————

电影里的宜家产品是不是植入广告?

——————————


https://mmbiz.qlogo.cn/mmbiz/Q17jOB00yuoOFqX3bRRU6rKFvG1Bq0OveVsJKndGHDFCsrIJzMnbIlYugIwPBVmPY9b38ahq5WAQIo4rsiazVAw/0


如果你看过整个电影,就会明白这只是调侃,而不是广告。因为男女主角供职于一家瑞典企业,所以所有的家具都是宜家的,有个场景拍到了一个台灯也是宜家的。他们经常吃瑞典特产饼干,这些不是广告,而是和题材有关的,因为这部电影讲诉的就是一个发生在瑞典企业的故事。很有意思的是,你在长达数月的拍摄中要考虑一些细节,比如在打造女主角奥黛丽•塔图的形象时,就有很多公司找到我们,要做演员的服装设计。毕竟因为电影拍出来之后就会被全世界的人看到。


——————————

小说的成功,是不是让你很享受?

——————————


https://mmbiz.qlogo.cn/mmbiz/Q17jOB00yuoOFqX3bRRU6rKFvG1Bq0OvncNm5vM0WERmGK84VaNy0RlbaicvoRgonXMefiaQk6Ribgz0iaXWkCUK6A/0


当我看到人们在海边度假时捧着这本《微妙》,那感觉有点儿怪,但无疑是幸福的,很幸福。我从中得到了快乐,当然也有另一面的东西,我现在是被评价和指摘的对象了,这也是游戏的一部分……


要知道,当你的小说卖了3000本,人们喜欢你;当你卖到40000本,人们会带着点儿好奇对你的成功侧目;等卖到800000本时,等着你的就只剩嫉妒和攻击了(《微妙》在法国已经卖出了百万册)。海明威就曾经说过成功怎样带来灾难,当然事情没有他说的那么严重:毕竟我只是想要有人读我的书,并没有想过因此而交到知心好友,《微妙》的成功是我人生的一段插曲,并不是全部。


我们不能把自己框在一个已有的所谓 “类型”之中,或是让别人认为自己该是什么样来左右自己的创作。所以我不想创作《微妙1》、《微妙2》和《微妙3》这样的系列。


——————————

看过电影《微妙》的读者,

他们看到了什么?

——————————


https://mmbiz.qlogo.cn/mmbiz/Q17jOB00yuoOFqX3bRRU6rKFvG1Bq0Ov9icA3TBVyyFQRwg4CPvSgdpXiclwc7az6xJyylPODb5VOmTgmu9jCqOQ/0


huaerlee:

故事本身还是有一定出乎意料的桥段,怪大叔的出现一度让我怀疑编剧的能力,但是法国天使的魅力足以让我安心的看完整部电影,慢慢你就会试图完全理解整个故事的纠结,转折,和所有矛盾冲突的设置。

  

其实,这个好多画面很像日本动画片的电影很长的时间都在考验观众的耐心,丑陋的大叔永远背着一个黑色的大书包,举止拘谨,生活压抑,办事畏畏缩缩,没自信,但是他细心,他会送娜丽塔随口提过的小熊糖,他坚韧,敢于面对陌生男人的挑衅,最重要的,他直接,怎么想就怎么说,就是这些简单的品质,反而显得特别的可贵。


一旦你在对方的眼里变得美丽,爱情就亮了。


像艺术家般思考:

最后一个镜头很美,靠在奶奶家花园的树干旁,望向镜头和未来。一个肯从你的过去了解到现在的你,他或许在之后的未来不会减退对你的爱。

因为了解一个人二十年都嫌不够。

忘记一个人两年都不够。

而喜欢上一个人却太容易了可以一秒钟,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


想你的郁金香:

电影的最后,娜塔莉和马尔克斯(后来认识的恋人)玩捉迷藏,马尔克斯说,娜塔莉不同年龄的时候,我会藏在不同的地方,在她失去弗朗西斯后伤痛的时候,我会藏在这里。剧终,娜塔莉望向花园,微笑。我想,我大概明白电影的意思是想说,人生不同的阶段,我们会找到藏在那里的某个人,然后重新找到我们以为不会再出现的爱与幸福。


排骨:

大家都在说男主很丑……这个……当我看到男主将奥黛丽抱着怀里,手那么大,几乎遮住了奥黛丽一半的背,我就忍不住萌上他了!!最爱大手男人了,最欣赏他们带来的安全感~


而当奥黛丽和助手说她和男主在约会时,助手立刻出去和同事分享了这个八卦。“你想去喝杯咖啡么?”我太喜欢这个小细节了!最近在学法语,据说办公室法国人的感情交流,大部分在咖啡机旁,哈哈,很生活化~ 


另外,男主的服装和身边的程序猿几乎一模一样,我想,这就是我对此没有很大抵触的主要原因吧=。=|||


没想好叫啥:

影片延续了法国电影一贯的风格,缓慢,精细。


剧名的翻译真是大大的误导。本以为是通过美食来疗治情伤的主题,结果不是。电影前半部情节很cliché,从男主角准备出门跑步的时候就完全预料到他的离去,法国电影很典型的桥段嘛。到后来因为剧名的误导,我一直期待着出现某种特温暖的美食或者是做着温暖料理的帅哥,结果出现了个秃顶的瑞典大叔。这尼玛花了我十几二十分钟才肯相信这货真的是男主角啊。比起女主角和francois的男才女貌,后来这一对实在是看起来十分之不搭。所以导演还真的蛮敢的。在影片的后半部分,一直在想真爱和勇气的问题。


《微妙》

[法]大卫•冯金诺斯 著

王东亮 吕如羽 译

ISBN:978-7-5327-6625-3/I.3984

定价:32元

 

“微妙”,大概是对难以言喻的法式浪漫最精确的解读

 

你的爱情——足够微妙吗?


欢迎添加上海译文微信公共账号,搜索:stphbooks,即可关注  

第三届优译声杯“夏洛书屋”朗读大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