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上海译文
上海译文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972
  • 关注人气:16,1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妙不可言--《微妙》

(2014-07-24 11:22:17)
标签:

译文出版社译文好书

大卫冯金诺斯搜

微妙

奥黛丽塔图一吻巴黎

豆瓣

分类: 书评专栏
爱,妙不可言
转自豆瓣 文:Zhao 
原文链接:http://book.douban.com/review/6754858/
爱,妙不可言--《微妙》

  法国是浪漫的经典指标,而《微妙》的作者就是在巴黎出生的,整本书的场景也都刻画着法国给人的浪漫气氛,是本可以甜到心坎上的一本书。我才读了前四分之一,就喜欢上《微妙》那微妙的叙述语气。 

  故事情节其实并不复杂。经过数年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幸福婚姻,娜塔莉挚爱的丈夫车祸身亡了,她行尸走肉地过了三个月,回到公司以超量工作麻痺自己。她拒绝老板的追求,在酒吧碰到搭讪的男子也吓得落荒而逃,彷彿一辈子无法再跟别的男人在一起。 直到三年后的某一天,娜塔莉出于自己都无法解释的原因,吻了属下马库斯一记。这一吻惊天动地,不但让马库斯回不到原本的平静生活,也迫使娜塔莉不能不给马库斯一个交代,于是两人有了私下接触。然而,办公室里没有秘密,两人关系匪浅的传闻甚嚣尘上,激怒了老板,老板决定假公济私来拆散他们…… 

  这样的剧情,在主流写作手法下,很有可能成为一部平庸的通俗小说;在追求情节诡奇的小说市场(尤其是美国),也未必能一卖冲天。不过,作家大卫•冯金诺斯(David Foenkinos)拥有一种精致微妙、诙谐另类的特色笔触,巧思俯拾即是,佳句洋溢篇章,令我多次抿口闷笑,读完一遍觉得不够,还回头翻了第二遍。它的风格像欧洲小品文艺电影,像卓别林电影的配乐,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撇一捺轮廓独具,韵味久久萦绕于心。 

  《微妙》的人物,无论正派反派,都有点古怪,但讨喜、有魅力:娜塔莉风采动人,加上担任主管,正所谓”看得到吃不到”,男同事都对她遐想不已。马库斯乍看不起眼,实则是位梦幻伴侣──体贴、温暖而幽默──过去两段令他落泪的恋情,令他在追求娜塔莉的过程中一度裹足不前,这些背景为他的性情更添饱满,无疑是个清新可爱的男人。老板痴心、讨厌兼可悲的形象,活灵活现,尤其是在他听说娜塔莉的绯闻而召唤马库斯来一探虚实时,马库斯因为情况不明而僵坐在那,老板竟杯弓蛇影地以为他是泰然自若、拥有深不可测的意志力,而展开一连串自己吓自己的误会,令人捧腹,真是绝妙的甘草人物。至于配角群的八卦嘴脸,像一张绵密的网,把身在其中的绯闻主角缠得紧紧,办公室角力刻划得入木三分。 

  此外,《微妙》也囊括一些”路人”配角,例如撞死娜塔莉丈夫的肇事者在车祸之前、之后的故事,以一段专章来呈现。表面上看来,这段故事跟主剧情并不搭轧,作者将其纳入的用意似是象征意义的:肇事者好像路人一样撞进了娜塔莉的生命,尽管相逢短暂,却足以扭转彼此的轨迹。 

  《微妙》篇幅不长,步调明快。全书的情绪分层十分明显,从前面的温暖平和、中段的柔弱哀伤,再到后半段恋爱中特有的稚气欣喜,让读者完全融入书内。而且书本不厚,很适合在悠闲的下午,配杯咖啡悠闲的阅读。敞扬在真情流露的故事里,结束后深吐一口气,就觉得人生就该如此。不能不称赞一下结局,浪漫动人,如同薰衣草般芬芳。我不是个善感的人,竟也被感动到了。箇中滋味,妙不可言。

欢迎添加上海译文微信公共账号,搜索:stphbooks,即可关注

解码《未来》第四讲:创智未来鈥斺3D打印与人工智能时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