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村上随笔,让人心软塌塌--《村上广播》

(2012-06-26 16:26:28)
标签:

译文出版社

译文好书

村上春树

村上广播

独眼

南方都市报

随笔

文化

分类: 书评专栏
村上随笔,让人心软塌塌
转自:南方都市报 2012-06-10  文:独眼
村上随笔,让人心软塌塌--《村上广播》
    《村上广播》
(日)村上春树著
林少华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3月版
26.00元


    2000 年3月开始,村上春树在面向年轻女性的《anan》杂志上开了一个连载专栏,一年下来,写了50篇。每篇都不长,配有大桥步为他专门创作的版画插图。内容 随心所欲到了极致,除了他以往爱写的音乐、跑步之外,和夫人去意大利餐厅吃饭看到一对在进行关键性约会的男女、没想到那名看起来还不错的男士在吃意大利面 时发出令人难忍的嘬面条巨响,连这种事都写下来了———无论从哪种角度看都有浓浓的微博吐槽味儿啊。

    可是,说起来也怪,我被这样没什么正形儿的文章吸引,用各种零碎的时间抓起来就读。我想,这就是村上春树的魅力吧。

     阅读的过程像在和他闲聊,他信马由缰地说着自己身上发生和遇到的事,诉说着对炸肉饼的感情、自己制作的乐趣、冰箱坏掉之后不得不在周末两天吃掉超量炸肉饼 的悲苦;讲到听音乐的美好、演奏者的八卦和版本问题,却以听演奏会不慎在错误的时机鼓起掌来的尴尬做结。这个过程像他一边喝着茶或酒、吃着小菜,一边抱怨 老婆、哀叹衰事、吐槽他人,随口问,“那个,我说啊……对吧,你也有类似的感觉吧?你能理解吧?”“对,我也(多多少少)这么想过。”我的心情就这么直接 地接上去了。

    有些话题里,他说的内容让我意外,比如,说他自己会由于“养乐多”棒球队的 比赛结果过于糟糕而“时常在外场席草坪上落泪”———不过那一篇的重点是说看比赛之前要去特定的小店吃粗卷寿司;他坦白承认自己爱撒无伤大雅的小谎,采访 时被问在看什么书就随口乱说一些书名、作者,写书评也瞎编莫须有的书,还为没收到过读者的追问来信而遗憾———想到我每次看到他在访谈和随笔里提到的书, 大多都会查一下,就觉得自己很可悲。好在,另一篇里,村上志得意满地载着老婆从斯德哥尔摩开车行至250公里开外才发现护照、机票、旅行支票都还锁在的酒 店里,不得不在雨中返回、重新进城还迷了路———我把这当成他爱撒谎的报应之一。

     这些随笔里,村上春树保持着轻松平和又略有点儿神经质的态度,确实能感到其写作的指导思想是“无论什么,只管随便写自己感兴趣的好了”。于是,我脑子里都 是“羡慕啊羡慕啊羡慕啊”,寡廉鲜耻地想着要是谁能付稿费让我来写这么散漫的专栏就好了。他写得很开心,舒服的人味儿绵绵不绝地传递出来,让人心变得很松 散愉快,软塌塌的。

     这本书与之前一些村上春树随笔不同,难得地,每篇都附上了大桥步创作的插图二则。看到最后,有一点让我很惊讶。村上春树在后记里写道:“在我还是只有猿猴 那么多的脑浆的高中生时,年纪轻轻的大桥步就已经为《平凡PUNCH》画封面了。”原来大桥步比村上春树岁数大……年长9岁呢,明明图那么纯真(笔法很纯 熟)。可惜,如果图能印刷得更精美就好了,总觉得有些并不那么清晰。

    这本书是林少华翻译 的第40本村上春树,这个数字大到让我觉得有些伤感。林译本到底是不是准确反映了村上的语感,我一个日语几乎为零的人无从分辨。有人对《村上广播》提出了 翻译上的意见,比如,“炸面圈”实际上应该翻译成“甜甜圈”,可我倒觉得也不用那样,在我心里,“炸面圈”才是它应有的名字,看着那三个字就能想到金黄 色、有个洞的松软面圈,况且,并不是所有的炸面圈都是甜的。对于翻译准确与否这件事,我自己不打算想太多,因为其他人的译本也看了不少,总觉得不如林少华 的译本对我胃口,在那些人笔下村上春树变得硬梆梆的,区别就像刚出炉的法棍和放了两天之后的。大概是像美食家说的,早期口味决定后来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