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生活的多样性和矛盾性--《幸福》

标签:
译文出版社译文好书施密德幸福毕淑敏文汇报生活多样性矛盾性文化 |
分类: 书评专栏 |
几年前我写了《幸福》(http://t.cn/zOhmwHW)这本书,在这本篇幅很短的书中,我要探讨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概念,就是幸福。我观察到,很多人不断地追求幸福,可是,对幸福的无度的追求最终却导致这些人非常不幸。所以写这本书,我想提醒渴望得到幸福的人,一定要找到追寻幸福的方式。
对于幸福,大家有不同的理解,我在书中按照我的想法,对它进行了种类上的划分。我也知道,在中文中对于“幸福”这个概念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我所划分的第一种幸福就是好运,也就是跟运气有关,它是我们自己的力量无法影响到的。在我们生活中,我们需要很多这样的好运,我们能做的就是张开双臂迎接它。
第二种幸福,我认为就是做一些让自己感到高兴的事,给自己创造一些非常美妙的时刻。你要知道做什么事情能够让你有快乐的感觉。是到公园散步,还是读一本好书,或是喝一杯咖啡?这很容易,且并不昂贵。也可以跟朋友进行一次长谈,或者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这些都能带来愉悦、欢快的感觉。不过,这类幸福唯一的问题就是,它延续的时间不会太长,你不可能永远拥有这种幸福的感觉。
人类总是希望拥有永恒的幸福,这也没有问题,因为还有第三种幸福的方式,它是基于你对生活的思索。生活本身包含着很多矛盾的方面。生活中不仅有愉快的事情,也会有令人气恼的事情;不仅有愉悦的瞬间,也有不适的瞬间;不止有欢乐,也有痛苦;不仅有成功,还有失败。我们每个人都要问自己,我能不能接受生活的全部。生活的全部并不是只由幸福的瞬间组成的。只有在经过了这种深刻的思考之后,你才能够获得一种开朗的镇定。
我们不能忽视的就是,不幸的瞬间也是生活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我们无法完全摆脱不幸福的感觉。因此,我们必须学着接受生活的多样性和矛盾性。此外,你的不幸程度是不是已经让你感到无法生活下去了呢?如果是这样,你就要从我们前面提到的两种幸福方式开始,希望能从日常生活中获得很多美好愉悦的感受,让你能够获得一种新的心灵的力量并因此生活下去。我曾经在瑞士的一家医院担任十年时间的心灵抚慰师,在这段时间里面,在每天跟病人接触的过程当中,我也经常问自己,在看过那么多悲伤和不幸后,怎么还能感受到幸福的力量?后来我发现,当你看到别人的痛苦已经快到你自己的界限时,你必须闭上眼睛,扭头走开。听起来有点不人道,但是你必须先渡过自己的心理难关,之后才能自己重新汲取支撑你心灵的力量,这样才能够继续更好地帮助其他人。
一个人能够承受多少痛苦和多深的痛苦?到了你无法承受的时候,就要想办法减少和缓解这些痛苦。我对年轻人有些建议:不要对幸福有过高的期望,期望越高,往往失望也会越大,与其设置太高的期待,不如学会珍惜;此外,要付出很多努力去赢得朋友和维持友谊,这对你现在和将来的生活都非常重要,这比药物更能帮助你缓解痛苦。
我人生中感到最不幸的时刻是:当你怀疑你的目标是否可以达到,你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来实现你定的目标,未来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对未来一无所知的状况会让你产生深深的绝望。我不止一次经历过这种低潮。首先,我要思考我设定的道路应该怎样走,然后我每天努力工作,朝着目标迈进,哪怕我达到目标的时间会很长。我们要进行自我鼓励,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要相信每个人生来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我希望年轻的朋友们也能够有勇气去面对这样努力奋斗的长时间的过程。
在德语里面,快乐和幸福不是同一个概念。洛克和本雅明说过,欲望的最大化就是幸福。但是你可以自己尝试一下,假设喝酒能让你感到快乐,你原来喝三杯就够了,最大化的话可能是喝三瓶,但是这个带给你的快乐持续时间非常短。如果你一个星期都不喝红酒,过了一个星期你只喝一杯,获得的快乐就可能比你原来喝三杯或者三瓶都要大得多——有的时候我们要限制自己的欲望。快乐的人不一定总是幸福的。根据我的观察,很多人可能看起来总是非常快乐,但其实心里有着很多忧伤。而幸福的人也不一定总是很快乐。比如你经历了巨大的痛苦之后,情绪已经触底,也许在这种时刻你会隐隐感到一丝幸福,因为你知道,你已经不怕继续跌落了,接下来一定会慢慢回升。这是很微妙的感觉。
中国正经历一个巨大变革的时期,人们的不安全感和对未来的不可知是非常强烈的。西方的发展过程中也经历过类似时期,但是人们的不安全感可能不像现在中国年轻人感觉到的这么强烈。我年轻时也有过不安全感,我常对自己说的是:你生活在现在这样的时代,应该感到非常骄傲。不是任何历史时期都会发生一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总会有停滞的时候,也许到了那个时候,你可能还会渴望变化。
对于幸福,大家有不同的理解,我在书中按照我的想法,对它进行了种类上的划分。我也知道,在中文中对于“幸福”这个概念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我所划分的第一种幸福就是好运,也就是跟运气有关,它是我们自己的力量无法影响到的。在我们生活中,我们需要很多这样的好运,我们能做的就是张开双臂迎接它。
第二种幸福,我认为就是做一些让自己感到高兴的事,给自己创造一些非常美妙的时刻。你要知道做什么事情能够让你有快乐的感觉。是到公园散步,还是读一本好书,或是喝一杯咖啡?这很容易,且并不昂贵。也可以跟朋友进行一次长谈,或者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这些都能带来愉悦、欢快的感觉。不过,这类幸福唯一的问题就是,它延续的时间不会太长,你不可能永远拥有这种幸福的感觉。
人类总是希望拥有永恒的幸福,这也没有问题,因为还有第三种幸福的方式,它是基于你对生活的思索。生活本身包含着很多矛盾的方面。生活中不仅有愉快的事情,也会有令人气恼的事情;不仅有愉悦的瞬间,也有不适的瞬间;不止有欢乐,也有痛苦;不仅有成功,还有失败。我们每个人都要问自己,我能不能接受生活的全部。生活的全部并不是只由幸福的瞬间组成的。只有在经过了这种深刻的思考之后,你才能够获得一种开朗的镇定。
我们不能忽视的就是,不幸的瞬间也是生活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我们无法完全摆脱不幸福的感觉。因此,我们必须学着接受生活的多样性和矛盾性。此外,你的不幸程度是不是已经让你感到无法生活下去了呢?如果是这样,你就要从我们前面提到的两种幸福方式开始,希望能从日常生活中获得很多美好愉悦的感受,让你能够获得一种新的心灵的力量并因此生活下去。我曾经在瑞士的一家医院担任十年时间的心灵抚慰师,在这段时间里面,在每天跟病人接触的过程当中,我也经常问自己,在看过那么多悲伤和不幸后,怎么还能感受到幸福的力量?后来我发现,当你看到别人的痛苦已经快到你自己的界限时,你必须闭上眼睛,扭头走开。听起来有点不人道,但是你必须先渡过自己的心理难关,之后才能自己重新汲取支撑你心灵的力量,这样才能够继续更好地帮助其他人。
一个人能够承受多少痛苦和多深的痛苦?到了你无法承受的时候,就要想办法减少和缓解这些痛苦。我对年轻人有些建议:不要对幸福有过高的期望,期望越高,往往失望也会越大,与其设置太高的期待,不如学会珍惜;此外,要付出很多努力去赢得朋友和维持友谊,这对你现在和将来的生活都非常重要,这比药物更能帮助你缓解痛苦。
我人生中感到最不幸的时刻是:当你怀疑你的目标是否可以达到,你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来实现你定的目标,未来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对未来一无所知的状况会让你产生深深的绝望。我不止一次经历过这种低潮。首先,我要思考我设定的道路应该怎样走,然后我每天努力工作,朝着目标迈进,哪怕我达到目标的时间会很长。我们要进行自我鼓励,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要相信每个人生来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我希望年轻的朋友们也能够有勇气去面对这样努力奋斗的长时间的过程。
在德语里面,快乐和幸福不是同一个概念。洛克和本雅明说过,欲望的最大化就是幸福。但是你可以自己尝试一下,假设喝酒能让你感到快乐,你原来喝三杯就够了,最大化的话可能是喝三瓶,但是这个带给你的快乐持续时间非常短。如果你一个星期都不喝红酒,过了一个星期你只喝一杯,获得的快乐就可能比你原来喝三杯或者三瓶都要大得多——有的时候我们要限制自己的欲望。快乐的人不一定总是幸福的。根据我的观察,很多人可能看起来总是非常快乐,但其实心里有着很多忧伤。而幸福的人也不一定总是很快乐。比如你经历了巨大的痛苦之后,情绪已经触底,也许在这种时刻你会隐隐感到一丝幸福,因为你知道,你已经不怕继续跌落了,接下来一定会慢慢回升。这是很微妙的感觉。
中国正经历一个巨大变革的时期,人们的不安全感和对未来的不可知是非常强烈的。西方的发展过程中也经历过类似时期,但是人们的不安全感可能不像现在中国年轻人感觉到的这么强烈。我年轻时也有过不安全感,我常对自己说的是:你生活在现在这样的时代,应该感到非常骄傲。不是任何历史时期都会发生一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总会有停滞的时候,也许到了那个时候,你可能还会渴望变化。
前一篇:苏珊·桑塔格《火山情人》书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