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家物语》译序(一)

(2012-02-29 13:31:33)
标签:

译文出版社

译文好书

平家物语

插图全译本

书摘

日本古典文学

文化

分类: 书摘连载

日本古典文学巅峰巨著

全景式地展现日本中世纪战焰滔天的豪壮场面

国内唯一全足译本,附精彩彩色插图

《平家物语》译序(一)

平家物语》插图全译本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038874/
(日)佚名

王新禧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12月出版

53元

 

译序

一、波澜壮阔的古典史诗巨著——《平家物语》

物语文学,是日本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平安时代前期,由口头说唱发展为文学作品。它脱胎于日本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并受到中国六朝、隋唐传奇的启发,最终演变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对后世日本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著名的物语文学作品,早期有《竹取物语》、《落洼物语》、《伊势物语》、《大和物语》等。到了平安时代中期、镰仓时代前期,《源氏物语》和《平家物语》相继诞生,将物语文学推上了最高峰。

《源氏物语》作为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日本的“国宝”,承继盛唐遗韵,行文带着江南的细腻幽微与缠绵,如樱花烟雨,在日本开启了“物哀”时代。如果将它比作《红楼梦》的话,那么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平家物语》则可比作《三国演义》。这两大名著一文一武,并列为日本古典文学双璧,千百年来双峰并峙于日本文坛,互相辉映,光耀万代。

《平家物语》的诞生,与时代的发展演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源氏物语》在华丽绚烂的平安时代备受关注,但当日本历史进入由武家执掌军政的幕府时期后,《源氏物语》这类描写宫廷和贵族阶层靡靡情事的情爱物语,受到了新兴武士阶层的鄙夷。相反地,充满热血激情、金戈铁马,反映时代本质与武士阶级统治特征的军记物语,则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空前繁荣,成为镰仓、室町时代主流的文学体裁。

军记物语又称“战记物语”,直白来说,就是战争小说。它以描述战争为主要内容,全景式展现日本中世纪战焰滔天的豪壮场面,通过对战事的具体描写,反映武士的生活、性格和忠义行为。它同古代物语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不但是历史转换期的产物,也是武士阶级代替公卿贵族掌权的革命性产物。此前哀婉静雅的“柔情类物语”垄断着日本文坛,这时被军记物语一举打破,也是必然之事。

相对于平安朝文学的贵族化、女性化,作为物语文学的新样式,军记物语所呈现的武士化、男性化特质,吸引了大批武士和庶民。由于是在长期动荡中产生,战争的苦难经历使军记物语的作者们思索了诸多深层次问题。因此军记物语大篇幅描写了人的尊严,父子兄弟的亲情、妇女儿童的蒙害以及战乱带来的悲剧等等,以超越敌我、超越胜负的视点来洞察历史、观照社会,表达了希望和平安宁的心愿。它以铿锵有力的文字,一扫平安朝文学的繁丽纤弱与无病呻吟。虽有文饰、附会、夸张等弊病,但应承认其根本意图是以关心大众利益、强调人的主观意志以及追求建设新世界为主导的,而且都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发展面貌。这与以往只注重个人生活情调的“柔情类物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镰仓时代的《平家物语》、《保元物语》、《平治物语》、《源平盛衰记》以及室町时代的《太平记》,合称为日本五大军记物语。这其中《源平盛衰记》是《平家物语》的异本,《保元物语》、《平治物语》则是模仿《平家物语》而成,文学性与艺术性都相对较低。所以军记物语的代表作就是《平家物语》和《太平记》。《平家物语》更因其极高的文学、历史、思想价值,被日本文学史家誉为“民族的英雄叙事诗”、“镰仓文学的最高成就”、“日本的国民文学”。它的问世,不但将军记物语推向了高峰,更是日本文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日本古典文学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具有里程碑式的划时代意义。

 

二、《平家物语》内容及作者简介

12世纪末,平安王朝已走到了尾声,天皇与贵族掌握实权的中央集权制日益衰落,拥有领地和私人武装的封建武士集团全面抬头。源氏和平家作为在朝廷和地方都握有重权的两大武士集团,因盘根错节的复杂恩怨,以及对统治权力的觊觎,终于在公元1156年至1185年爆发了激烈的战争。《平家物语》以史书编年体为主轴,站在平家的角度,详细叙述了源氏和平家争夺权力的全过程。

作为一部长篇史诗巨著,《平家物语》版本众多,其中13卷本是公认的通行本,约在1201年至1221年这段时间初步成形,然后不断得到补充完善,流传至今。全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四部分:

1~5卷讲述平忠盛发迹,由武将擢升为朝廷重臣。后来其子平清盛当上太政大臣,平家满门荣华,显赫一时,令世人钦羡赞叹。但平家在掌权之后,迅速腐化堕落,骄奢霸道、为所欲为,上不敬天皇、下不恤百姓,破坏佛法、凌夷朝威,恶事做尽做绝,引来朝野上下极大不满。法皇和旧贵族密谋倒平,但因事机不密而失败。

6~8卷讲述平清盛因热病辞世,由于长子平重盛已先于他死去,只好由资质平庸的三子平宗盛继承家业。平宗盛的魄力和才干远不及父兄,更缺乏强悍的个性,无力应付此起彼伏的反乱,平家开始盛极而衰。这时身负血海深恨的各地源氏后裔,经过多年积蓄力量,蜂起举事。除镰仓源赖朝外,有“旭将军”美誉的木曾义仲也在北陆崛起,起兵讨平,以风卷残云之势率先攻入京都,迫使平家举族撤往西国。

9~11卷讲述志得意满的木曾义仲,俨然以为天下在握,于是骄横粗暴、飞扬跋扈,在京中胡作非为,民心丧尽。镰仓源赖朝趁机命令弟弟源范赖、源义经讨伐义仲。义仲众叛亲离,迅速败亡。全书的重点由此转向被视为战神的源义经身上。义经进京后,受到了后白河法皇的信赖,奉命进击平家。他一路势如破竹,一之谷合战、屋岛合战,屡战屡胜,直逼平家盘踞的大本营。鼙鼓雷响,雅乐无用。颓废腐朽的平家完全无力抵抗,最后坛之浦化为修罗炼狱,海为血染、地为尸覆,幼帝安德天皇投海,平家全族败亡。源氏从此独揽朝政,日本进入幕府时代。但源义经也因为功高震主,受到源赖朝的猜忌,不得不远遁避祸。

12~13卷作为结尾,讲述源赖朝为绝后患,如何搜捕残害平家血脉;以及安德天皇生母建礼门院在绝望中出家为尼,最后于大原寂光院中了却余生。

《平家物语》的主体叙事线,侧重于平家兴衰和源平争霸两方面,对之前的重大历史事件“保元之乱”和“平治之乱”,以及源氏的家世均仅以略写一笔带过。作者既对平家强盛时的专横跋扈表示不满,又对其失势后的悲惨境遇表达了同情,同时在书中加入了自身对历史事件的看法。相对于其他军记物语,其价值观、历史观、伦理观,都带有一定的先进性。全书在结构上尽量避免了单调的直线性展开剧情,在情节的布置上变化多端,军事、政治、歌咏、恋情穿插其中,加以文词生动,雅俗共赏,又有琵琶师到处传唱,所以流行非常广泛,后来出现的能乐、净琉璃、歌舞伎等,也多选取其中的故事编为台本,其主要情节和人物在日本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关于《平家物语》的作者,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定论。由于吉田兼好在《徒然草》的第二百二十六段中,记载着:“後鳥羽院の御時、信濃前司行長、稽古の譽ありけるが……此の行長入道、平家物語を作りて、生佛といひける盲目に教へて語らせけり。”所以有研究者据此认为作者是信浓前司行长(信浓是国名;前司是官名,前国司之意;行长是名字;姓氏未知),他写了3卷本或6卷本的《平家物语》后,再传授给一位名叫生佛的盲琵琶师弹唱、传诵。这成为了平曲的开端,风靡后世。后来又有研究认为,12卷本《平家物语》的作者是参议吉田资经。然而此二说在数百年的漫长岁月里,逐渐无法取信于研究《平家物语》的学者。原因在于《平家物语》与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相类,属于素材长期累积型作品,其版本浩繁、差异明显,在流传过程中内容不断变动,卷数越来越多,再加上用典丰富、行文风格多样,所以学界通常将《平家物语》视为集体创作的结晶作品。信浓前司行长、吉田资经只是这众多创作者中的一员,不过他们的名字有幸流传了下来,而其他参与创作的人,都湮没在了逝去的历史长河中。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