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上海译文
上海译文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729
  • 关注人气:16,1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波伏瓦《第二性》书摘三

(2011-11-09 13:20:49)
标签:

译文出版社

译文好书

波伏瓦

第二性

法语直译版

正版授权

郑克鲁

新版

文化

分类: 书摘连载

第二性I、II

波伏瓦《第二性》书摘一

重译风潮席卷全球

上海译文出版社独家中文版权

唯一权威法译中全译本

书名《第二性I

作者:[]西蒙娜··波伏瓦

译者:郑克鲁

出版时间:2011.10

开本:A5

字数:250

定价:36

 

书名:《第二性II

作者:[]西蒙娜··波伏瓦

译者:郑克鲁

出版时间:2011.10

开本:A5

字数:380

定价:49

 

波伏瓦论同性恋:

 

    人们喜欢把女同性恋者想象成头戴毡帽,留着短发,系着领带;她的男性外貌像是表明荷尔蒙失衡的反常。没有什么比将女同性恋者和有男子气的女人混淆起来更错误的了。在古代土耳其皇帝后宫的女奴、妓女、最“女性化”的女人中,有很多同性恋者;相反,大量“男性化”的女人是异性恋者。性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确认从日常观察得出的观点:绝大多数“要下地狱的女人”在身体结构上与其他女人完全相同。任何“生理命运”都不决定她们的性欲。

    大多数小女孩一旦知道她们的身体偶然形成的构造不允许实现她们的兴趣和愿望,经历同样的愤慨和同样的失望;未来的女人自然而然对她的性别给她强加的限制感到愤怒。要问她为什么拒绝这些限制,那是提错了问题,还不如要了解为什么她接受下来。她的因循守旧来自她的顺从和胆怯,但是,如果社会给予的补偿被认为不够,这种忍让很容易转成反抗。在少女认为作为女人自己长得难看的情况下,就会发生这种事:尤其是这样一来,人体的结构具有重要性;女人长得丑,体态难看,或者以为是这样,会使她拒绝女性命运,她觉得自己不应有这种命运;但是,要说采取男性态度是为了补偿女性的缺失,那会是错误的:更确切地说,作为要少女牺牲的男性优越地位的补偿,给予她的机会却显得太微弱。所有的小女孩都羡慕男孩简便的衣服;她们在镜中的映像,她们从中揣测的前程,逐渐使她们感到华丽装饰的宝贵;如果镜子乏味地映出一张平常的脸,如果它什么也不能预示,那么花边和丝带就是令人难堪的、甚至是可笑的服饰,“假小子”仍然执著地要做男孩。

    赋予同性恋女人以男性特征的,是由于她们不要男人而不得不承担的一整套责任,而并不是她们的性生活,相反,那把她们禁闭在女性世界里。她们的处境与妓女的处境相反,妓女有时由于生活在男人中间而具有男性气质——例如尼农·德·朗克洛——但仍然要依靠男人。笼罩在女同性恋者周围的特殊气氛,来自她们私生活中的闺房氛围和她们公开生存的男性独立之间的对比。她们的行为像没有男人的世界中的男人。只有女人总是显得有点奇特;男人并不真正尊重女人:他们通过女人——妻子、情人、“受供养的”女人——互相尊重;当男性的保护不再扩展到她时,女人面对咄咄逼人的、嘲笑的或敌对的高等阶层,就被解除了武装。女同性恋作为“性反常”,会使人嗤之以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它引起蔑视或愤慨。在女同性恋者的态度中,之所以有很多挑战和做作,是因为她们没有任何方法自然地体验她们的处境:自然意味着不考虑自身,行动时不去考虑自己的行为,但他人的行为不断地引导女同性恋者意识到她自己。唯独当她有相当的年纪,或者享有巨大的社会声誉,她才能够满不在乎地走自己的路。

    例如,很难断定她是出于兴趣,还是出于自卫的反应才常常穿男装。这里无疑大半是出于自发的选择。没有什么比穿女装更不自然的了;男装无疑也不自然,但更方便,也更简单,它的制作是为了方便行动而不是阻止行动;女性打扮的含义是很明显的:这是“装饰”自己,而装饰自己是献出自己;异性恋的女性主义者以前在这一点上也像女同性恋者一样不妥协: 她们拒绝把自己变成一件商品陈列出去,她们穿套装,戴毡帽;有装饰的、袒胸露肩的连衣裙在她们看来是她们所反对的社会秩序的象征。今日,她们已经成功地抓住了现实,在她们看来,象征不那么重要了。对女同性恋者来说,象征保留着重要性,由于她感到自己仍然要提出要求。也有时候——如果她的身体特点导致她这样爱好的话——严肃的衣服对她更合适。必须补充的是,装饰所起的作用之一是满足女人触摸的感受;但女同性恋者轻视天鹅绒和丝绸的舒适感:像桑多尔一样,她喜欢她的女友把它们穿在身上,或者她的女友的身体本身可以代替它们。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女同性恋者常常喜欢喝不掺水的酒,抽很冲的烟草,说粗话,强迫自己做剧烈的运动:在性欲上,她天生有女性的温柔;相比而言,她喜欢不平淡的环境。由此可能导致她喜欢待在男人的圈子中。但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因素: 她和他们保持往往是模糊的关系。一个对自己的男性气质十分自信的女人,只愿意男人做自己的朋友和伙伴:这种自信只在这样的女人身上遇到: 她和男人有共同的兴趣——在商业上,在行动中或者在艺术上——她像他们当中的一个那样工作和获得成功。

    十分男性化的女同性恋者对女人会有一种矛盾的态度: 她蔑视她们,但在她们面前既作为女人又作为男人有自卑情结;她担心她们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缺陷的女人,又是一个不健全的男人,这导致她要么装出高人一等,要么对她们表现出——像施特克尔叙述的女扮男装的例子——虐待狂的攻击性。但这种情况很罕见。我们已经看到,大部分女同性恋者迟疑地拒绝男人:在她们身上,就像在性欲冷淡的女人身上一样,有着厌恶、怨恨、胆怯、骄傲;她们感到自己确实不像他们;除了对女性的怨恨,还有对男性的自卑情结;他们是武装得更好的竞争对手,可以诱惑、占有和保留他们的猎物;她们憎恨他们对女人的能耐,憎恨他们使女人忍受“玷污”。她们也气愤地看到他们拥有社会特权,并感到他们比她们更强有力:不能同一个对手匹敌,知道他能够一拳把你击倒,是十分丢脸的事。这种复杂的敌意是导致她们中的某些人炫示同性恋的原因之一;她们只与女同性恋者来往;她们组成各种俱乐部,表示她们在社会方面和性方面不需要男人。由此,很容易变为一无用处的自吹自擂和各种装模作样的非本真性。女同性恋者首先扮演一个男人;然后成为女同性恋者本身也变成一个游戏;男式服装从伪装变成制服;借口摆脱男性压迫的女人,变成了她的角色的奴隶;她本不想封闭在女人的处境中,如今她却关在女同性恋者的处境中。没有什么比这伙获得自由的女人给人更坏的心胸狭窄和残缺不全的印象了。必须补充一点,许多女人只是出于谋求私利才声称自己是同性恋者:她们怀着清醒的意识,采取暧昧的举止,还希望诱惑喜欢“坏女人”的男人。这些虚张声势的狂热分子——显然是最受人注意的——助长了舆论,使这些被看做恶习和装腔作势的东西更加声誉扫地。

    事实上,同性恋既不是一种蓄意的反常,也不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诅咒。①①《孤寂深渊》塑造了一个由于心理和生理上的必然性而变得不健全的女主人公。尽管这部小说获得了较高声誉,但它的资料价值微乎其微。——原注这是一种在处境中选择的态度,就是说,既是被激起的,又是自愿采纳的。主体通过这个选择所承担的任何因素——生理条件、心理史、社会环境——都不是决定性的,虽然各种因素都有助于解释它。对女人来说,这是解决她的一般状况,特别是她的性处境所提出的问题的方法之一。正如一切人类行为一样,同性恋会导致做戏、失衡、失败、谎言,或者相反,它将是丰富体验的源泉,这取决于它被体验的方式——是自欺、怠惰、非本真或者清醒、慷慨和自由。

 

 

波伏瓦论堕胎

    男人倾向于轻率地对待堕胎,他们把堕胎看做是凶恶的大自然要女人注定忍受的许多事故之一: 他们不去衡量其中的价值。当男性所确立的伦理受到最彻底的质疑时,女人否认女性的价值。她的整个道德未来都为此动摇了。事实上,从童年起人们就对女人一再说,她生来是为了生育的,对她歌唱母性的光辉;她的不利处境——月经、疾病,等等,还有家务的烦恼,一切都被她具有生孩子的美妙特权证实是合理的。而男人为了保持自己的自由,不妨碍自己的未来,出于对自己职业的考虑,要求女人放弃女性取得的胜利。孩子不再是无价之宝,生育不再是神圣的职能,这种繁殖变成了偶然的、讨厌的事,仍然是女性的缺陷之一。月经的麻烦相比起来显得是件幸事:如今女人焦虑地盼望月经返回,而它曾经让少女陷入恐惧,那时人们以生孩子的欢乐来安慰她。即使同意堕胎,希望堕胎,女人仍然感到是女性的一种牺牲: 她最终要看到对自己性别的一个诅咒,一种残害,一种危险。有些女人把这种否定推到极端,由于堕胎带来的精神创伤,变成了同性恋者。就在男人为了让自身命运获得更大的成功,而要求女人牺牲生育能力时,他便暴露出男性道德法则的虚伪。男性普遍禁止堕胎;但他们特别把它作为一种方便的解决办法;他们可能以轻率的玩世不恭态度矛盾地处事;但女人在受伤的肉体中感受到这些矛盾;一般说来,她过于胆小,不敢悍然反抗男性的背信弃义;她自认为是不公正的受害者,这种不公正不顾她反对地把她判为罪人,她感到自己受到玷污和羞辱;她们以具体和直接的形式,在自己身上,体现男人的错误;他犯下错误,但他在她身上摆脱了错误;他仅仅以哀求的、威胁的、理智的、愤怒的语气说话;他很快就忘掉这些话;由她在痛苦和鲜血中表达这些话。有时,他什么也不说,走掉了;但他的沉默和逃避比男性建立的整个道德法规更能拆穿谎言。女人所谓的“不道德”是鄙视女人者喜欢的话题,用不着对此惊讶;对于男人公开宣扬而暗地里加以指责的狂妄原则,她们内心怎么不感到怀疑呢?她们学会不再相信男人颂扬女人时所说的话,也不再相信他们颂扬男人时所说的话:唯一肯定的是这被折腾过的流血的肚子,这红色的生命碎片,这不复存在的孩子。女人是从第一次堕胎开始“明白”的。对她们当中的许多人来说,世界不再是同一副面孔。

 

 

波伏瓦论怀孕:

    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女人对做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几个阶段。对于小女孩,这是一个奇迹和一个游戏: 她从布娃娃这未来的孩子中,预感到一个拥有和支配的对象。她在青少年时期却相反,看到对她宝贵的人身完整性的威胁。要么她粗暴地拒绝怀孕,要么她害怕怀孕,同时又希望怀孕,这就导致对怀孕的幻想和各种各样的焦虑。有些少女乐意行使做母亲带来的权威,但并不准备充分承担做母亲的责任。海伦妮·多伊奇援引的那个莉迪亚的情况就是这样,十六岁她在外国人家里当女仆,尽心尽责地照顾交给她的孩子:这是童年梦想的一种延续,她想象和母亲结成一对,抚养一个孩子;突然,她开始忽视自己的职责,对孩子漠不关心,外出调情;游戏的时代结束了,她开始操心自己真正的生活,做母亲的愿望在其中占有很少的位置。有些女人在一生中都有支配孩子的愿望,但她们保留对分娩的生理痛苦的恐惧:她们成为助产士、护士、小学教师;她们是忠诚的姑妈,但拒绝生孩子。有些女人虽然并不带着厌恶拒绝做母亲,却过分专注于爱情生活或职业,而不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给予它一个位置。或者她们担心孩子会成为她们或她们丈夫的一个负担。

    同意怀孕或者拒绝怀孕,与一般意义上的怀孕受到同样因素的影响。在怀孕期间,童年那些梦想和青少年时期的焦虑又活跃起来;根据女人同母亲、丈夫、自身保持的关系,经历怀孕的方式十分不同。

    女人在轮到自己做母亲时,某种程度上会占据生下她的女人的位置:对她来说,这正是一种完全的解放。如果她真诚地希望这种解放,她会对怀孕感到高兴,会一心一意经历怀孕过程,不用别人帮助;但如果她仍然受到支配,并且愿意这样,相反会将自己置于母亲的掌握之中:她会觉得婴儿是一个弟弟或者一个妹妹,而不是她自己的孩子;如果她希望却不敢解放自己,她会担心孩子不仅不会解救她,反而会让她置于枷锁之中: 这种焦虑会引起流产;海伦妮·多伊奇举出一个年轻女人的例子,她要陪伴丈夫旅行,把孩子留给母亲照顾,结果生下一个死婴;她惊异于自己不太悲伤,因为她曾经非常想要这个孩子,但她担心要把孩子交给母亲,而母亲通过孩子来支配她。我们已经看到,对母亲的负罪感在少女身上是常见的;如果这种负罪感仍然很强烈,女人就会想象,诅咒会压在她的后代或者她自己身上:她以为孩子出生时会杀死她,或者出生时会死掉。悔恨往往引起年轻女人身上常见的这种不能将怀孕坚持到底的焦虑。

    女人同孩子父亲保持的关系也同样重要。一个已经成熟的独立女人,可能想要一个只属于她的孩子: 我认识一个女人,她的眼睛一看到俊美的男人便闪闪发光,这并非出于肉欲,而是因为她认为他具有种畜的能力;这种热衷于做母亲的女人,热情地赞赏人工授精的奇迹。如果孩子的父亲与她们共同生活,她们会拒绝他对后代的一切权利,她们试图—— 像《儿子和情人》中保罗的母亲——与孩子结成封闭的一对。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女人需要男性的支持,以便接受新的责任;只有在一个男人忠诚于她时,她才能快乐地忠于婴儿。

    爱丈夫的女人,常常以他的感情为转移: 她根据他是骄傲还是讨厌,以快乐或者厌恶来对待怀孕和做母亲。有时,希望有孩子,是为了巩固关系、巩固婚姻,母亲对孩子怀有的爱取决于她的计划是成功还是失败。即使她对丈夫怀有敌意,处境仍有不同:她可以矢忠于孩子,不让孩子的父亲拥有孩子,或者相反,仇视地看待所憎恨的男人的后代。

    怀孕尤其是女人身上自己和自己演出的一出戏剧;她感到它既像一种丰富,又像一种伤害;胎儿是她身体的一部分,又是利用她的一种寄生物;她拥有它又被它所拥有;它概括了整个未来,怀有它,她感到自己像世界一样广阔;但这种丰富本身在摧毁她,她感到自己什么也不是。一种新的生存将要表现出来,为自身的生存辩护,她为此而骄傲;可是她也感到自己是无以名之的力量的玩偶,她被捆绑,受到强制约束。

    她的身体终于属于她,因为它是属于为她所拥有的孩子的。社会承认她拥有这个身体,另外赋予其神圣的性质。不久以前还是肉欲对象的乳房,她可以袒露出来,这是一个生命的源泉:宗教图画向我们展示敞开胸怀的圣母在恳求她的儿子拯救人类。母亲在她的身体和社会尊严中异化,产生了感到自己是自为的存在、具有固定价值的使人平和的幻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