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像邮差,把属于你的塞给你--《邮差总按两遍铃》

标签:
译文出版社译文好书詹姆斯凯恩邮差总按两遍铃广州日报罗小亦文化 |
分类: 书评专栏 |
命运像邮差,把属于你的塞给你
转自:2011-08-27 广州日报
邮差总按两遍铃
[美]詹姆斯·M·凯恩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年6月
“爱与死哪个更冷”这个选择题里满是陷阱和伏笔,每个选择都可能置人于万劫不复的死地。
“我不知道我干吗把门锁上了。”
“我也忘了把它打开。”
在《邮差总按两遍铃》中,这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段对话:这短短两句话里就包含了男女勾搭的一切秘密。即使没有上下文的背景,明眼人也一眼就能看出这两人的心照不宣和各怀鬼胎。口是心非的乐趣和互相试探之后的默契,才是爱情的开始,至于那扇门背后的云雨之欢,只是爱情水到渠成的副产品。特别是在这个上床容易上位难的时代,小心翼翼的感情交流天生就带有古典主义的光环,让人简直肃然起敬。但是这也说明,爱情本就始于欺骗与自我欺骗,只有露水姻缘才会从一开始就赤裸相见。所有爱情悲剧的根源都在于试图将一段偶然变为必然,让短暂变成永恒。
《邮差总按两遍铃》就是这么一个悲剧的爱情故事,而不像传统上所认定的硬汉型犯罪小说。因为从犯罪小说的角度讲这其实是个如此单薄的故事,即使剧透也无伤大雅:
流浪汉弗兰克和自己的女老板科拉勾搭在一起,两人一起杀了科拉的丈夫,并试图将之伪装成一场车祸。精明的检察官识破了他们的诡计,不但打算把他们送上绞架,并且成功地让两人互相猜忌。但是案情峰回路转,在律师和保险公司的周旋博弈下,两人不但逃出生天,还获得了一大笔保险金。但是不信任的种子既然已经种下了,那就必然要发芽生长,并绞碎所有关于爱情的童话。
争吵与背叛随之而来,对彼此的爱与仇恨折磨着这两个可怜的灵魂。就在两人扫清了幸福路上的最后一个障碍,试图以婚姻的形式确认彼此的爱的时候,命运按响了门铃:科拉在一次意外车祸中丧生,弗兰克被认定为故意杀人而被送上绞架。两个人终于在死亡中收获了彼此的爱情,在地狱里得到了平静。
单调重复的生活和一个油腻腻的丈夫,足以让任何一个女人杀心四起。寂寞而诱惑的肉体,是对天涯浪子最好的慰藉。南加州那让人头昏的阳光是他们的帮凶,人迹罕至的旷野是最好的屠场。罪恶和爱情一起滋生,伴随着的是折磨和自我折磨。争吵,做爱,和好;再争吵,再做爱,再和好……两人就好像被捆绑在厄运的磨盘上被碾压。以至于每次他们上床我都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从此仇深似海也好过这种同床异梦。可惜爱情就像毒瘾,你只能眼看着他们纠缠碰撞,最后湮灭。
“爱与死哪个更冷”这个选择题里满是陷阱和伏笔,每个选择都可能置人于万劫不复的死地。在小说中,两颗完全陌生的心灵互相吸引与纠缠,并踏着命运的鼓点一步一步共赴黄泉。但这一点都不让人觉得意外,因为他们的每个选择似乎都是最好的,尽管结果如此惨烈——命运展示了他最荒谬的一面,以戏剧性的方式暴露无遗。
据说加缪的《局外人》是从《邮差总按两遍铃》中获得灵感才创作出来的。其实前者的爱情部分简直就是后者的翻版。同是有着让人心烦意乱的炽烈阳光,也有一个心不在焉地走向毁灭的男人。从俄国人的“多余人”,到法国人的“局外人”,人们终于明白了那种致命的自毁倾向来源于何处:那是人与这个世界的疏离,命中注定,挣脱不开,只能以最惨烈的方式结束这个噩梦。谁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每个对这个世界真相的揭示都是残忍而可耻的。
最后说一下标题。小说里也没有一个邮差的角色,詹姆斯·M·凯恩的意思是说:命运就像个尽职的邮差一样,总会把属于你的那份命运塞到你的手里。不管这是张让人目瞪口呆的支票,还是你自己的讣告,该来的迟早会来,谁都别想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