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个故事底下都另有故事──完全精析《狼厅》(一)

(2011-04-02 14:07:35)
标签:

译文出版社

译文好书

曼特尔

狼厅

完全精析

彭淮栋

联合文学

豆瓣

文化

分类: 书评专栏

每个故事底下都另有故事──完全精析《狼厅》 (一)
作者:彭淮栋  文章来源:联合文学

转自豆瓣:http://book.douban.com/review/3664119/ 

每个故事底下都另有故事──完全精析《狼厅》(一)

狼厅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260193/

英国历史最精彩篇章

一个天生是赢家的无名小卒

以生命为赌注游走于残忍无情的宫廷竞技场

作者:[英]希拉里·曼特尔

译者:刘国枝等

ISBN:978-7-5327-5196-9/I.2965

出版时间:2010年9月

字数:656千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定价:38元

  
   英国小说家希拉蕊.曼特尔的长篇新作《狼厅》去秋获得英国曼布克奖,今年3月再获美国书评家奖。曼布克奖评审说,此作抡元主因是块头大(sheer bigness)、叙事大胆和布局出色;美国书评家奖评审所提给奖理由差相类似。《狼厅》主要敷演英王亨利八世股肱汤玛斯.克伦威尔出身寒微以至位极人臣故事,题材似属冷门一路,而在池塘两岸连摘大奖,确有可观。《狼厅》篇幅,笔者手中伦敦Fourth Estate出版公司的正版平装本,本文就有650页,另有书前的目录、人物角色表、都铎王朝世系图,书后的作者小注和作者识,计12页,全书果然大块头。不过,大而空,亦不知其可,因此接下来可以看看曼特尔如何以叙事与布局实其大。(编按:以下所引页码均指英文原书平装本;本文作者引用译文与中文版译文稍有出入。)
     
或许不是这样的坏蛋
 
   伦敦《泰晤士报》去年4月19日刊出曼特尔一篇文章,〈汤玛斯.克伦威尔:或许不是这样的坏蛋?〉(Thomas Cromwell, perhaps not such a villain?),自述《狼厅》写作缘起与命意。一般人知道克伦威尔,主要应该是附带、顺便得知,亦即圣人汤玛斯.摩尔之死,是克伦威尔主其事,历来通盘的写法是呈现摩尔之正气,而以克伦威尔之邪烘之,故小说、戏剧、电影写摩尔上断头台,操盘者无一而非克伦威尔。学术界谈英国政治史、都铎王朝,几乎必提克伦威尔,而评价两极,一极许之为现代英国政府奠基人,一极贬之为非人酷吏而已,甚至是史达林(Joseph Stalin, 1879-1953)原型。
  
   也不是没有人为克伦威尔立传,但克伦威尔存世事蹟主要在行政体系、官僚制度、教会管理层次,这个层次的作为纵有可观,也不属寻常传记作家乐于措手的题材。但历来写克伦威尔传者对这层次既乏真正的兴趣,写起克伦威尔其人,笔法又了无可取。曼特尔说,那些传记封面印著「克伦威尔」,书中不见其人,只有陈腔旧调,没有血肉呼吸,而且写法太过一面倒,全黑,「任何能合理思考的人都会想,这故事必定有另一面」。曼特尔由此设想,遂能道人所未道,此其一。
  
   克伦威尔出身微贱,十五岁开始足迹遍欧陆,多能鄙事,工、商、法、算、金融、航海操舟、驯鹰、军事战争,无不亲与而钻研,能手刃对头剐心脏,伪造古物骗高价,精晓义、法、德、荷、拉丁文,四十出头在英国教会与政治两界不次升登,诈力足以豪夺,顺权足以巧取,奋其智力以佐人主之欲,过程中使英国王权和宗教独立,卒至一人之下,权倾朝野,甚至联姻王室,布衣成国戚。如此过程,超现实,近神话,极有意思,如此人物,也不会是历来史家和文学作品一笔勾消的那等角色。他吸引曼特尔一探究竟,此其二。
  
克伦威尔的三稜镜
  
   克伦威尔的指纹遍见于亨利八世朝的法律与行政法案,亨利八世朝的文献史几乎就是克伦威尔的文件史,但克伦威尔的私人生活大体上不可得而闻,切身资料阙如,传记难写。
  
   传记难为,传记式小说或小说体传记却可为,而且大有可为。曼特尔研究史料以至著笔,约费五年,她说,记性惊人、做事条理严密的克伦威尔,差不多生平所接每一封来信都存了档。曼特尔由此掌握一个极好的切入点:写信者遍布欧洲,「他们自认为是对怎麽样的一个人写信?」曼特尔于是以这些来信为镜,或三稜镜,照见克伦威尔之像。她以此镜所得之相,複杂多面,堪称妙得神情。曼特尔说,她重建克伦威尔之像,然后从她想像中的克伦威尔心眼,纵观都铎时代的世界。
  
小说本事写历史
  
   《狼厅》情节大体两条,一是克伦威尔生平,二是亨利八世求子,两线交织,编成一张时代巨网。全书上半截,以克伦威尔1500年前的童、少年为引子,下转1527年,他成为红衣主教沃尔西亲信,亨利八世、摩尔、廷臣、教会要员、贵戚、亨利八世前两任妻子、教宗等阵容错落登场;下半截,财盛势大,有「另一英王」之称的沃尔西败亡,克伦威尔得宠于另一英王,即亨利八世,而日益贵盛,由财政大臣而掌玺大臣,而首席国务大臣,而教会事务总管,而晋封伯爵,纵横捭阖于廷臣、教会、豪势之间,安排亨利八世休元配凯瑟琳、娶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厚植势力著手政教改革,以及穷治摩尔,使摩尔坐法授首,从行政、立法双管製造亨利八世兼任国家与教会元首的正当性。
  
   祸福倚伏,物极而反,书末约三分之一埋下两个伏笔,一是克伦威尔浑不自知位如累卵,机关算尽,独忘伴虎之危,二是博林两孕无子,亨利对她已有二心。全书最后一节标题是〈去狼厅,1535年7月〉:倒数第二页,摩尔7月砍头,最后一页,亨利八世有事于狼厅,克伦威尔前往效命,而狼厅是亨利第三任妻子珍.西摩尔(Jane Seymour, 1508-1537)的祖宅。言下之意,安妮.博林成也克伦威尔,败也克伦威尔,他要开始安排亨利休掉博林(并砍头)而娶西摩尔,但这是后话了。曼特尔自言《狼厅》有续篇,要写到克伦威尔1540年上断头台。
  
   曼特尔呈现克伦威尔内心世界,肆其想像,放大他的方寸,纤微毕具,穷情尽相,但并非尽皆凭空悬想,而是镶入史实,虚实相映。如同面对一切历史小说,除非对十六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历史有些了解,否则《狼厅》并非易读。不过,从克伦威尔削夺教会财产,落实宗教改革,充实国家财用,讲求法律效率,乃至谋画并对国会恩威并用而通过亨利八世的〈王位继承法〉、〈至尊法〉,硬扎的史实与灵活的想像穿插承转,堪称融浃密附。全书分六部,每部三章,各章繫年,明示这是「历史」小说。历史的架子裡,是一个丰富的想像世界。
  
那个写《乌托邦》的摩尔
  
   曼特尔打破克伦威尔的刻板形象,另外要破的大窠臼是亨利八世与世称「佐国良相」的摩尔。摩尔又特别难写,特别是如果写法想逸离传统。观曼特尔的策略,她并未以完全否定摩尔之善,来突显克伦威尔之恶不如历来所传,而是两人互有加分减分。页152写摩尔不容异端,英译圣经的丁道尔(William Tyndale, 约1494-1536)认为,信、望、爱中,爱最伟大,摩尔斥其为邪恶的英译。摩尔「会为了一个误译而把你上铐鍊,为了一个希腊字的歧见而要你性命」;摩尔猎杀异端不遗馀力,页298:话说大法官(摩尔)已经成为将上帝的僕人拉长又压缩的技术大师。异端分子被捕,在伦敦塔挨酷刑,他在一边督刑。据说,在他的却尔西家裡,他将嫌犯安上桎梏,对他们讲道威吓,逼问你(这本丁道尔英译圣经)的印刷商是谁、将这些书带来英国的船长是哪个(丁道尔逃亡欧陆)。据说他动用鞭子、镣铐,以及一种名叫史克芬顿的女儿(Skeffington's Daughter)的刑具,那是一种活动装置,把人装上去,双膝贴胸,身体对摺,背部套一个铁圈;逐渐上紧一隻螺丝,铁圈会抽紧,直到那人肋骨断裂。动用此刑,有相当讲究,不能把人弄气绝,人气绝,他知道的事情就再问不出来。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