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卡斯特罗用心诠释《上海舞》

(2011-03-21 15:35:41)
标签:

译文出版社

译文好书

上海舞

布赖恩

卡斯特罗

澳大利亚

姜小玲

解放日报

分类: 相关新闻

一个拥有葡萄牙、英国、中国血统的澳大利亚作家
卡斯特罗用心诠释《上海舞》
转自 2011年3月7日  解放日报   文:姜小玲
  卡斯特罗用心诠释《上海舞》

《上海舞》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254316/

作者:[澳大利亚]布赖恩·卡斯特罗

译者:王光林、邹囡囡

ISBN:978-7-5327-5186-0/I.2958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字数:261千

开本:特32开

页数:420

装帧:平装

定价:35.00元


  上海译文出版社陆续推出的 “当代澳大利亚小说译丛”已经全部完成,为此,他们邀请其中两位作家《三呼圣灵》作者托马斯·基尼利和《上海舞》的作者布赖恩·卡斯特罗应邀来沪作讲座。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记者有幸和布赖恩·卡斯特罗坐在他下榻的宾馆大堂,听他讲述自己复杂而传奇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写作理想。

     布赖恩·卡斯特罗1950年在香港出生,父亲有葡萄牙血统,母亲有中国和英国血统。他本人会说广东话、英语、法语、葡萄牙语等多种语言。迄今为止,他共创作了《漂泊者》《波莫罗伊》《追踪中国》《随波逐流》《斯特普》《上海舞》《花园书》《巴赫赋格》等9部小说和《寻找艾斯特利塔》等文学评论集。这次被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出版的《上海舞》是一部虚构性家族传记小说。故事主要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上海、澳门和香港。通过想象中的痕迹,小说一直追溯到了相互交叉的各个帝国,从17世纪的巴西,前葡萄牙殖民地果阿、长崎、菲律宾、利物浦,到巴黎,再到1997年英国从香港的撤离,最后,小说刻画了主人公在当代澳大利亚的复杂生活。

    说起《上海舞》的创作起因,卡斯特罗说,他一直想到上海看看,父亲口中讲述的上海是怎么样的。 1995年,卡斯特罗终于来到上海,虽然只有短短两周的时间,但曾经的法租界的氛围让他恍若回到30年代的上海。彼时他的父亲已经去世,卡斯特罗萌生了一个念头:把父亲的一些事情写出来。由于他11岁就被送到澳大利亚的寄宿学校读书,对父亲的情况知之甚少,所有的素材都只能通过“道听途说”和历史资料中去收集。他把自己写的这部作品称为 “自传小说”:“如果你要问我小说中有多少是虚构多少是事实,我很难回答。如果完全以事实为基础的话,我的写作就会受到桎梏。 ”卡斯特罗说,《上海舞》作书名是受到《英国病人》原著小说的启发,有一段对白讲到“上海舞”,但是没做进一步解释,“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来回答这个问题。 ”

     卡斯特罗的每一部小说中总有中国元素,这和他的经历有关,并且成为他写作的一大优势。不过,卡斯特罗坦言,作为澳大利亚有移民背景的小说家,要坚守自己的写作理想和写作特点非常困难。他的第一部小说《漂泊者》是关于中国人到澳大利亚的淘金经历,虽然作品后来也获了奖,但小说却是在完成八年后才得以出版。 “因为那时读者、出版社对我们写的东西不感兴趣。 ”卡斯特罗说,自己一般是有了写作冲动才会去写。他坦承,不是为大众化的公共阅读写作,“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不是被看过就扔掉,而是经过很多年后,人们还是觉得它很深奥,很有意义。 ”

     卡斯特罗很庆幸自己拥有多种文化背景。他关心中国文化,读了很多鲁迅的作品,也看过被介绍到澳洲的中国优秀作家的作品,比如韩少功的《马桥词典》。他说,有一句名言,大意是:一个强者不论到哪里,都可以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家。卡斯特罗希望自己是这样一个人,可以从不同的文化中汲取养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